回忆“千课万人”
(2022-05-20 04:13:59)
标签:
白金声 |
分类: 朋友茶座 |
提起只有40万人口的新昌,大家可能不晓得,要说天姥山,连中小学生都知道。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是李白笔下的天姥山,此山就在新昌。新昌是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发祥地,也是浙东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的精华所在。
说起20多年前在新昌当过小学语文教研员的张伯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2005年西泠印社出版社推出一本书,是周一贯与张伯阳和写的《全国小学名师最新课堂教学实录与评点》。就是这位张伯阳,如今早已成为了“千课万人”的掌门人。
千课荟萃,万人共享。“千课万人”是全国小学教师研修品牌,被誉为“中国小学教师研修界的春晚”。机构拥有国内高校、各省教研部门、基层学校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美国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教授、名师数千名,已累积培训中小学教师数十万。作为主讲嘉宾,作家余秋雨、麦家、梁晓声、周国平,教授于丹、钱文忠,媒体人杨澜、梁宏达,都曾在“千课万人”露过脸。
回忆我在“千课万人”的身份,大约有三种:第一种是“补丁”,第二种是“专家”,第三种是“志愿者”。
我在“千课万人”常做“补丁”。
2017年5月,“千课万人”举办“‘入行未满三年’新教师专业提升培训会”,原定成尚荣莅临会议,给学员讲座,怎奈,他临时有事,无法脱身。于是,张伯阳叫我“打补丁”。救场如救火,我二话没说,25日晚,连夜飞往杭州。第二天上午在瑞莱克斯大酒店讲《我的“三书”教育梦》,下午,王崧舟讲《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两场报告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在“千课万人”常充“专家”。
2018年11月,“千课万人”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举办“小学语文‘文化传习·言语实践·精神成长’课堂教学峰会”。张伯阳邀我和吴忠豪、雪野共同承担18日晚场的授课任务。吴忠豪讲《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我讲《人生平台上的作文教学》,雪野讲《诗意的生成》,从晚上7点到10点,每人60分钟,一气呵成。会场里,有掌声,有笑声,无人走动,无人早退。
我在“千课万人”常当“志愿者”。
2019年12月,“千课万人”举办“哈尔滨小学名校‘教育改革新动态’综合考察活动”,张伯阳找我做志愿者。哈尔滨是我的家乡,尽地主之谊,责无旁贷。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上,每一所学校都是一座山,每一座山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歌。去花园,到育英,往大同,经继红,奔经纬,大巴里导游,课堂上评课,无偿服务,好不快活。
我和张伯阳,一个在浙江,一个在龙江,“两江”一南一北,隔千山万水,我们平时很少见面。每当我去杭州,他总是请我吃酒,几杯下肚,其情融融。逢年过节,打电话,发微信,互相祝福,其乐融融。《文心雕龙》云:“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此话甚是!
今年是“千课万人”从萌芽到冠名20周年华诞,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耳畔仿佛响起“千课万人”活动时播放的主题曲:
西子湖边有一方净土,白云在天空静静飘浮,讲台边撒下的雨露,和风儿一起编成了音符。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