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齐聚镇江 共话阅读未来

(2015-07-07 14:34:21)
标签:

杂谈

专家齐聚镇江 <wbr>共话阅读未来
第九届“全民阅读论坛”会议现场
   
  6月24日~28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镇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镇江市图书馆承办的第九届“全民阅读论坛”在镇江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专家报告、业务讲座、代表交流互动和专题研讨、案例交流、走读书文化等多种形式组成,以“促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镇江”为主题,以如何面对社会阅读新常态为研讨和交流重点,突出“全民阅读”语境中“图书馆读者”的新定义,探讨“分众阅读”与分类读物推荐、阅读的未来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管理等重点问题。与会代表包括专家学者,全国各地图书馆馆长、同仁以及业内人士在内共计二百五十余名。
   
  阅读推广工作问题所在
   
  全民阅读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阅读推广”也连续两年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包括“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共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成果,推进全民阅读,培养阅读推广人才。面对全民阅读的大时代,图书馆应该大力推进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推动社会阅读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阅读行为也影响着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图书馆在推动社会阅读上必须有所作为。
  6月25日上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吴晞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若干热点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和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阅读推广活动由图书馆的一项边缘业务工作转化为图书馆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也是主流服务与核心工作,尤其成为公共图书馆不可或缺的内容。二、阅读推广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三、近年来从事阅读推广研究的人员和其成果骤然增多,出现了诸多本领域的名家、名师、明星馆员和知名品牌活动。其中特别指出第三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专业自觉。要“请进来,送出去”,针对分馆、基础馆、流动馆及社区读书活动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两个目的:一是要通过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也就是系统阅读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二是同时带动图书馆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他还提出了阅读辅导问题,指出图书馆馆员要给予读者指导,并提出了对阅读立法的研究。北大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同样针对《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几个问题》作了报告,他提出的问题包括:阅读推广人的培育,并推荐了一些书目;中国读书节的存续;传统经典阅读与儿童读经,关注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强调培养儿童的纸质阅读,并呼吁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读书广场活动,让阅读像广场运动一样,成为大众的信仰,让大众都参与其中;推荐书目与大数据时代,根据不同的读者推荐不同版本,完成对家庭阅读的构建,从家庭开始构建阅读氛围。
  下午,台湾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陈书梅在《阅读推广与馆员的专业成长———从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的视角探讨》的报告中,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就怎样激发馆员的热情与责任感作了很全面的阐述。她提出图书馆是阅读推广中的关键角色,而馆员作为“活图书馆”应该激发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同时影响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并与读者互动。还提出了作为管理者应该如何去激发、引导馆员的策略。大众读者良莠不齐,阅读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也对图书馆与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束漫在《图书馆平等公正的服务———以服务读写困难儿童为例》的报告中讲到了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人的价值观和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并以纽约法拉盛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洛杉矶郡图书馆为例谈到了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做法。她提出图书馆新服务可借鉴的公共管理服务理念,重视公民权,追求公共利益,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还有战略性的思考,民主性的行动,以及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以读写障碍为例介绍了各国的实践,包括针对这类用户的特点提供的服务内容。
   
  阅读推广工作形式多样
   
  随着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 6月25日下午,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就《分众阅读取向与分类读物推广———书林学海时代的小微化阅读推广》的报告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分众阅读推广”是指针对社会特定群体(如儿童、学生、新市民、女性、老人、残障人士等)的阅读价值观培育、阅读情意扩展,以及方法论指导等。即“为(最合适的)读者找到(最恰当的)读物”,“为(最恰当的)读物找到(最合适的)读者”。“分类读物推广”是把经一代又一代馆员艰苦集藏的旧书佳作、新版好书、经典名著、乡土和地方文献等,根据文本写作、审美鉴赏和阅读接受的特点,多视角、多方式、多层次地推介给读者,以发挥其社会文化效益和精神文明功用。他还提出几点建议:大力重视校园阅读指导和优良读物推广,建设“书香校园”;构建“家庭阅读”的书香氛围,建立“学习型家庭”。
  利用高校中图书馆的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也卓有成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主任王波的报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案列与思考》中详细地讲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由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精彩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以及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建议。早在1997年 3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和埃及文化部长即签署了关于发起国际“全民阅读” (Reading for  All)项目的备忘录,同年7月24日至25日第一届国际“全民阅读”专门委员会会议在埃及城市阿斯旺举行,发出了国际社会进一步开展阅读推广的信号。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是从2009年随着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的成立而全面启动。各高校图书馆踊跃创新,有赶超公共图书馆之势,图工委领导的全国、全省层面的活动则有待加强。王波提到了几个较为突出的案例,例如“湖南一校一书活动”:以经典、精读、经世为标准,采用读者投票、图书馆馆长推荐、教授推荐等方式产生精读图书一种,通过统一操作,最后评估。他还建议说,改变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鼓励增设节日,促进立法,找到定型项目,创造专有口号和标识等等。随后浙江台州市图书馆馆长毛旭在《调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科普阅读推广工作全面开展》的报告中以台州市图书馆为例探讨了科普阅读推广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从基本情况、人员配置及经费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台州市图书馆的活动实践。随即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在《阅读的未来与图书馆》的报告中讲到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是增加读者,以及增加馆藏的阅读率,并提出“新阅读”的概念,他认为在数字化以及互联网 的形势下,拿起手机就是阅读。他提出再创作,读者就是编辑,就是作者,并详细介绍了上海图书馆从阅读 1.0到阅读3.0的阅读服务进化史。
   
  阅读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随着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变革,也给图书馆带来了危机。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帮助读者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法读合适的书,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之一,所以,阅读推广有助于夯实图书馆的生存基础。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力开展阅读推广,其成就也有目共睹。会中有几位图书馆代表分享了成功的案例。山东省图书馆以创新推进“图书馆 书院”模式以及推动书香社会建设为主题,在国学热的背景下用新的模式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各级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充分发挥山东省传统文化的厚重优势,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礼乐教化、国学讲坛、琴棋书画等文化活动;上海图书馆推出数字阅读网站,通过“网站 平媒 微博”进化到“移动网 APP 微信”的数字阅读推广的形式,获得广大读者的参与;深圳图书馆的行走“南书房”的名人谈阅读,经典诵读,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带给业内人士诸多启发;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拯救小布之消失经典”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进入到图书馆中阅读经典,更是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江苏镇江图书馆馆长介绍了他们的“一十百千万”阅读工程,“一”塑造一个品牌,“十”开展十大读书主题活动,“百”建立一百个阅读示范点,“千”培育一千名阅读推广人,“万”即好书进万家;江苏大学图书馆更是通过建立信息行为分析实验室来研究阅读的效能,从而推进阅读推广。通过这些案例,可见阅读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图书馆活动开展顺利。
   (《图书馆报》第267期 梁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