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学校图书馆法》和配套法规
日本中小学图书馆一般称为学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图书馆法》的规定,学校图书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对应教育层次的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法》制定于
1953年。法律共7条,就中小学图书馆的定义、运营、设置、工作人员(称为司书教谕)、政府责任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法律规定日本所有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及相应类型的学校,必须要设置图书馆,强调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基础性设施,并对其功能、人员等重点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政府不断充实和发展中小学图书馆事业。除了《学校图书馆法》之外,《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和《文字、活字文化振兴法》等法律也与中小学图书馆有关。日本制定这两部法律,意在推动儿童阅读和全民阅读。中小学图书馆作为重要的阅读设施,被法律赋予重要的职责。
与《学校图书馆法》相配套,有一系列法规法令,主要有《司书教谕讲习规程》和《学校图书馆图书标准》等。《司书教谕讲习规程》具体规定了司书教谕获取资格、专业培训的相关内容。获取教谕资格的教员或者大学二年级以上且修满62个课时的学生方能够参加培训。参加培训共需学习“学校经营与学校图书馆”、“学校馆藏构成”、“学习指导与学校图书馆”、“读书与丰富的人性”和“信息媒介使用”
5门课程。《学校图书馆图书标准》制定于1993年,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配置标准。该标准总共分为
8个分表,依次为小学、初中、盲人小学、盲人初中、聋人小学、聋人初中、养护小学、养护初中。小学阶段的标准共分
7个规模层次,初中阶段的标准共分6个规模层次,各自有相应标准。
2007年后,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和养护学校统一成为特别援助学校,该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每一个规模层级的学校,有不同数量的图书配备要求。图书的数量由基本数量和变动部分构成。
《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基本计划》
日本文部科学省是具体负责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中央政府机关。文部科学省对于中小学图书馆的政策措施集中体现在《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基本计划》(以下简称《基本计划》)中。《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基本计划》是日本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基本纲领,就中小学图书馆履行职能、提升阅读环境等方面作了具体安排。该计划自2002年以来,已经先后制订了三轮计划,每轮计划的时间跨度是5年左右。
《基本计划》对中小学图书馆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论述。
2002年的《基本计划》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的读书中心和学习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2013年的《基本计划》进一步提出中小学图书馆是学生的“心灵寓所”。对于教职员来说,中小学图书馆有提供资料、参考咨询的功能,对于本地区和家庭来说也是重要的文化设施。为促进中小学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日本政府推出一系列以充实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为中心的政策。
在馆藏方面,日本政府要求扩充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资料。
1993年,日本制定《学校图书馆图书标准》,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配置标准。
2002年的第一次基本计划提出图书充实5年计划,这一计划此后一直延续。 2002到2006年共投入 650亿日元, 2007年到
2011年共投入 1000亿日元,
2012年开始,新一轮的充实计划继续开展,保持每年投入200亿日元的力度不变,同时每年投入15亿日元用于购置报纸。
在工作人员方面,日本政府落实中小学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制度。《基本计划》规定要形成以校长为领导、司书教谕为核心、教职员工和志愿者共同参加的中小学图书馆运营体制。为了保证中小学图书馆正常开展各项活动,日本逐步建立起学校司书制度。
2014年6月份,《学校图书馆法》进行修改,增加新的第6条,规定各地要“努力设置”学校司书,学校司书是司书教谕的辅助人员。从2012年开始,日本政府每年拨出150亿日元用于支持配置学校司书。
在设施设备方面,日本政府重点关注馆舍、信息化等方面。为此,日本政府专门出台《学校图书馆充实补助制度》,针对学校图书馆内部改造、安装空调、改造局域网、改造木质结构建筑给予数额不等的国库补助金,补助的比例视各地财政状况而定。
目前,日本各级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太理想,为了保证上述政策的顺利实施,日本中央政府利用地方交付税来保证中小学图书馆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所谓地方交付税指的是日本中央政府以个人所得税等5种国家税收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和系数加成后形成的财政基金,这部分资金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全国各地方政府间进行分配以保持财政平衡。
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
《学校图书馆法》明确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等机构的合作是法定职责。《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基本计划》对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于日本中小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都归文部科学省管辖(地方上归教委管辖),这为中小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了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例如“学校图书馆支援中心”项目。该活动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共有59个地区参加了该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设立“学校图书馆支援中心”,指定专门的“协力员”具体负责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等机构的合作,为中小学图书馆的运营和向社会开放提供帮助,强化中小学图书馆读书中心和学习信息中心的职能。根据2007年的调查,开展活动的各个地区,采取的主要举措是清查整顿学校图书馆馆藏、培训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建立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物流系统,取得的主要成效是学校图书馆外借册次增加、利用学校图书馆人数增多。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
2012年全日本36483所中小学校,与公共图书馆开展合作的共有23249家,比例为63.7%。合作的主要形式有馆际互借、开展定期联络会、公共图书馆馆员定期走访中小学图书馆等,其中馆际互借的实施率最高,达到88.8%。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开展合作活动的比例较低,均未满50%。
(《图书馆报》第266期 曹磊/编译)
前一篇:山水亦书也,大活人亦书也
后一篇:专家齐聚镇江 共话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