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梦想”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词,更是经常被置入问句———“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在未来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开一家温暖清新的主题书店。
妈妈说我太天真,劝我趁早打消开书店的念头。但我却把这个梦想从高一带到高二,从高二带到高三。所有人都认为高考过后疯狂的假期会将我的梦想掩于时光的尘埃中,但他们都错了!我执著地把我的梦想带到了大学。
我知道,大学的图书馆是我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因而刚入大学,图书馆就成了我最向往的地方,但同时也是我最敬畏的地方。喜欢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喜欢穿梭于排列整齐的书架间寻宝的感觉,这自然是向往。而敬畏,则是因为心中的图书馆是那样神圣,对于初来乍到的我,贸然闯进总觉得会惊扰些什么。
后来社团纳新,我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读书协会成员,由于读书协会是一个活动于图书馆的社团,我这才初次踏进了庄严而神圣的图书馆大门。之后的值班工作,让我对图书馆熟悉起来,也逐渐开始留意周围的事物。形形色色的读者,低至大一新生,高至学校老师,没有任何等级之分,大家都只是在这里安心寻找属于自己的思想玫瑰。这是图书馆的包容性,她的包容消除了心中的敬畏,增加的更多是亲近。
排序、上架、巡架的值班工作虽然看似枯燥,却时不时地会让我觉得惊喜:在报刊架上发现自己订阅多年的杂志;在书列中看到自己看过的书;在荐书桌上看到自己期许已久的小说……这些都是图书馆给我最棒的礼物,她会让我开心好久。
因为与图书馆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便也了解到了丰富的馆藏。只是馆藏丰富,书海浩瀚,读不胜读,而且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读书必须有方法。读书于我而言,是要有选择的,不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书籍,要拓宽眼界,广泛涉猎,将厚书读薄再读厚,再升华为自己的思想。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仍旧保留着写信的习惯。一张张平实朴素的信笺载着满满的情谊,这是网络无法替代的。曾有位朋友在信中这样对我说:“日子是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读书的人,更善于倾听,因为书训练了他们的耳朵,教会他们谦逊;读书的人更乐于思考,因为书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拓展了胸怀;读书的人更充满自信,因为书让他们明辨自己的长短,既不自大也不自卑。
所以,读书吧!读一页书,它也许就改变了你的心情;读一本书,它也许就改变了你的观点;读一摞书,它也许就改变了你的思想;读一堆书,它也许就改变了你的人生!
(《图书馆报》第263期 李晓珂(山西工商学院金融学院14级))
前一篇: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五大要素
后一篇:平凡的我们创造着不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