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月30日,在《图书馆报》“每周声音”栏目读了水穷云起先生的文章《馆员应积极打造个人品牌》后,对个中观点不敢苟同,有待商榷。以下谈谈自己的个人意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顾晓光在“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学丛书”之《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一书中,通过对6位知名图书馆馆长的访谈,让我们了解了知名图书馆馆长的办馆理念、服务宗旨等,对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一些可行性的办法,同时也对图书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有了一个展望。王波老师的《快乐的软图书馆学》《可爱的图书馆学》则以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为读者展示了一些图书馆学界业界的精英。海洋出版社的《图苑名家访谈录》则通过对29位活跃在图林一线的大家的访谈,从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系统阐述了图书馆与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之间的价值关系,并展望了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读者通过这些渠道,确实了解了许多图书馆界的人物,但笔者认为其中能冠以“个人品牌”的仅是寥寥几人,多数给读者留下的可能只是耳熟而已。
借网友“河边柳”的话,“个人品牌是指个人的才能、品行、诚信、操守、性格、经历等等特质在公众眼里的印象,俗指一个人的口碑。个人品牌是自身能力的体现,它的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积累和被大家认知的过程。”个人品牌尊品行、重操守、讲诚信,是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自身人格魅力树立起来的良好口碑。个人品牌有别于个人英雄主义,那些为了个人出风头而绞尽脑汁,脚踩他人肩,手拿他人菜,靠投机取巧来创建的品牌只能算是出一时之风头,是经受不住考验的。要亮就亮出成绩、亮出干货来,而不是一味宣传和推广个人,长此以往,只会落得贻笑大方。
学术界曾流传一句话,颇为经典:“不是你认得了几个大家就自以为进了某个圈子,而是你凭实力进入某个圈子后才会真正地认识这些大家。”这个年代,个人品牌的打造算不得难题,想出名是易如反掌。看网络上的那些“明星”们,各人自有各人的招,或许一不小心就被这个时代炒红了。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过硬的品牌代表着一个人的印记,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有真才实学和真诚的付出。说白了,品牌的经营才是王道。经营好了,名扬千里;经营不好,昙花一现。
窃以为,《图书馆报》的“一线心声”栏目与个人品牌打造还不是一回事。“一线心声”给图书馆员搭建了一个平台,它每每带给读者的是基层馆员发自内心的表白。它低沉,但震撼人心;它平凡,但不失真诚;它含蓄,但芳香怡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正是身处服务行业的图书馆员应有的姿态。当下,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正值壮大发展的紧要关头,图书馆员还是要去除内心的浮躁与不安,沉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做事,才能改变一直存在于外界眼中的“不学无术、无所事事”的形象,而不是脚跟未立稳就借势直上墙头,这样也许会摔得很惨。
如果你要做一件事,请不要炫耀,只管安安静静去做,千万不要因为虚荣而炫耀。
以上,是一名热爱图书馆事业的基层图书馆员发出的声音。
(图书馆报第249期 拨云见日(淮阴工学院图书馆))
后一篇:馆员打造个人品牌时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