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副馆长华斌

(2015-01-19 16:22:36)
标签:

杂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儿阅读又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少儿图书馆重任在肩。少儿馆如何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到图书馆,如何引导他们爱上阅读,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早就听闻江苏省扬州市少儿图书馆的小读者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近日,记者就少儿阅读推广这一话题专访了扬州少儿馆的华斌副馆长。

  华斌,生于1967年,1999年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函授)学士学位,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少儿图书馆管理、少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亲子阅读、读者服务和少儿活动的开展。

  记者:每到双休日和寒暑假,扬州少儿馆总是特别热闹,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自发来参加你们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在您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华斌:是的,每到双休日,我们少儿馆可以说是人头攒动。这几年,少儿馆越来越火爆,我以为大抵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图书馆少儿馆的开馆,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一段时间内,关于少儿图书馆的建与撤,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将少儿图书馆并入同级公共图书馆,极大地影响了少儿图书馆的声誉和地位,馆员们也人心浮动。2010年6月,国家图书馆少儿馆正式开馆,标志着少儿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新确立。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开馆后,相继策划组织了诸如举行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座谈会,共同商讨我国少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计;编制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为全国少儿图书馆馆藏建设提供依据;牵头组织多项全国性未成年人读书活动等等,国家图书馆少儿馆的这种示范性作用,很长时间以来是鲜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二是小读者家长中,绝大多数是有过利用图书馆经历的。目前到馆小读者的家长,从年龄上看基本是“80后”,大多有着大专以上学历,这意味着他们基本都有个人利用图书馆的经历,因而他们非常愿意带着孩子走进图书馆,让孩子从小了解图书馆。特别是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可以为家长指导孩子阅读提供更多的资源,也远比到书店买书给孩子看要实惠得多。三是商业化的阅读推广模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比起以前任何时候,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社会教育机构,甚至许多作家、儿童问题研究专家等都在关注少儿阅读,也非常积极地参与或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无论是宽泛的带有公益色彩的,或者隐晦的带有一定指向性的,它们在活动策划、组织及效果评价上,比起少儿图书馆相对传统的活动方式,所带来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譬如在活动组织者角色上,以团队替代了馆员个体,主持人、现场签到、读者引导及秩序维护等分工明确;在读者参与要求上,不再追求人的数量多少,只要有人参加即可;在活动场地选择上,报告厅、阅览室甚至大厅,只要有空地儿就行;在活动内容选择上,更贴近读者需求,非常注重主题形象化,强调与现场读者的互动性,主动邀请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来等等。这些变化,对读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参加活动的读者日益增多也是情理之中的。

  记者:为什么很多家长很愿意把孩子送到少儿图书馆来阅读,为什么说图书馆是最适合孩子读书的地方呢?
  华斌:这几年到馆读者多了,举办的活动日益丰富且精彩,但能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收获,却是少儿图书馆人不容轻视且需高度关注的问题,总不能让读者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书,让读者在活动中感到有乐趣,就万事大吉了。与其他阅读推广活动不同的是,在少儿图书馆内举办读者活动,还应以图书馆利用和阅读指导为基本内容,要让读者懂得:图书馆是对人一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地方,是个让自己学会读书的地方,是个能够与他人分享读书快乐的地方。要是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少了这些方面的收获,人们来不来图书馆,真的没啥区别,毕竟,能读书的场所,不止图书馆这一个地儿。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这些看似厚重的阅读推广内容无任何神秘可言,换作家庭,换作学校,换作书店等等,都可以做得到,阅读量有了,阅读体验多了,功到自然成。
  图书馆有啥用?图书馆人不讲,小读者不知道。我就不止一次被问到,图书馆里面卖书吗?看书花不花钱?真的很无语。所以,面向刚刚走进图书馆的新读者们,举办图书馆利用教育专题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是为什么样的读者提供服务,馆内有哪些服务窗口,设在哪个楼层,每个窗口干什么用,馆里有哪几种读者证,每个证可以借几本书,借书后在多长时间内必须还回,借的书若是不小心弄丢了损坏了该怎么办,一时借不到的书可不可以预约,有了想要问的问题,该找哪个部门咨询,网上图书馆可以办哪些业务等等,这些读者应知应会的,关系到他们的权利维护和义务遵守的事项,必须非常耐心详尽且多次重复地讲给新读者,单单写进馆方规章制度并公开告知,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读者与馆员间的纠纷,就是读者对相关规定不理解或理解不透造成的。对小读者来说,少儿图书馆或许是他们走进的第一座图书馆,但绝不是唯一的一座,当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走进比少儿馆规模更大、藏书更多、种类更丰富的图书馆时,不会感到畏惧,不会感到无助,完全可以凭借在少儿馆掌握的利用图书馆技能,自由熟练地利用自己从未走进的图书馆。

  记者:扬州少儿馆的藏书特别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您认为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会读书的人?
  华斌:会读书的人,不是简单的多读几本书,“书到用时方恨少”,也千万别理解成自己读的书少。光有读书的兴趣还不够,至少读书的数量要有;光知道书该怎么读还不够,至少每天要有相对稳定的读书时间;光知道有固定的读书时间还不够,至少得持久地坚持,还得经得起诱惑(譬如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等);光凭自己的喜好选书读还不够,至少别的类目的图书该看也得看;光是单纯地去读还不够,至少读说听写都得有,缺一不可;光是闷头读书还不够,至少还得游山玩水,亲近自然等等。一句话,能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感悟,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旦需要,倾囊而出,学以致用。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小读者书读了不少,可一到写作文时,总是不知如何下笔,自己很苦恼,家长也跟着着急上火,原因就在于不会读书,或死读书。汉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的鲜活,总给人以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而小读者最大的心理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想象力。充分运用小读者的想象力,把汉语的鲜活特色发挥到极致,构筑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这正是少儿阅读的魅力所在。只要有日常积累,只要有独特的语感,做起来真的不难,而且这些内容不光在学校课堂上能学得到,少儿图书馆举办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帮助小读者怎样读书来策划和组织的,像讲故事、演讲、征文比赛等等。若是参加了读书活动,却不知道参与之后自己该受到什么样的启发,该学会做点什么,这就不应该了,也白白地耽误了时间。

  记者:如何让小读者在图书馆里体会到分享读书的快乐?
  华斌:读书能够懂得很多事儿,能够明白很多道理,在众人面前把自己知道的大声说出来,或者听别人的诉说中,找得到自己读书时的同样感受,事后若能与主讲人或同伴家人多一点儿交流,是会让小读者拥有阅读成就感,这就是分享读书的快乐。在小读者中,常常有一种趋同现象,就是某一本书流行,很快就会成为同伴间连续多日的谈资,谁说得多,说得精彩,往往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或羡慕,此时若是自己插不上话,容易被人冷落。为不甘人后,有的小读者就会想方设法买或借到同一种书,在最短时间读完,等同伴们再谈论时,会迫不及待说出自己的感受,以此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如果小读者知道,图书馆有个更大的,可以和更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分享自己阅读快乐的舞台,他们会毫不犹豫加入其中的,要知道现在的小读者可是有着张扬的个性的,即使有着小小的顾虑,他们的家长也会把他们拽进图书馆大门的。如果说写征文、登台演讲、讲故事是小读者用个人感悟与他人分享阅读快乐的话,听讲座,应是小读者在用个人感悟体会他人的阅读快乐,并从中汲取他人的阅读经验,避免自己少走阅读弯路,这是小读者需要用心的,绝不可听听而已啊。阅读推广中常用的“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这句话,用在分享阅读上,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分享阅读快乐,能让小读者在巩固阅读兴趣的同时,读更多的书;读更多的书的同时,懂得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读了自己该读的书同时,懂得自己要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有了正确的阅读习惯的同时,学会怎样把书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感悟;有了阅读感悟的同时,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与更多的人分享阅读快乐,如此循环反复,于小读者而言,阅读就简单、从容、实用多了。
  其实,上述这些道理,小读者懂,家长更懂,只不过比较零散罢了,缺的是细细揣摩。因此小读者参加各种阅读活动,也只是简单的参与。书是读了,但用起来还是若干个不自在,甚至觉得阅读是件难事儿。家长把孩子领进门,也没在意孩子能有什么样的收获,反正孩子有了见识,好坏由他折腾去吧。笔者想说的是,该告诉孩子们的,少儿图书馆人已经苦口婆心地告诉小读者了,也告诉家长了,小读者可以慢慢听,当家长的可不能慢慢听,早听早受益。人说,会读书的孩子了不得。小读者都进图书馆的门好久了,却没有学会读书,您说该怨谁呢?终归,小读者的阅读选择权,是掌握在家长手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