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图书馆服务永恒的主题

标签:
徐雁鄞州区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报上海图书馆文化 |
分类: 热点·聚焦 |

2012年9月12日至15日,“2012全国图书馆媒体与阅读年会”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阅读年会的主题是“阅读推广———图书馆服务永恒的主题”。来自全国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宁波地区公共图书馆馆长,以及图书馆界代表两百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阅读年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和《图书馆报》共同主办,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媒体与阅读专业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推荐书目委员会、浙江省图书馆学会、鄞州区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协办,同时,协办单位还有《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公共图书馆》《今日阅读》《悦读时代》等图书馆行业媒体。
《图书馆报》已成业界主流声音
大会开幕式由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袁逸主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素贞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吴晞分别为大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吴晞在致辞中,首先阐明了举办此次年会的初衷,也表达了对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由衷赞赏和诚挚谢意。吴晞表示,如大家所知,《图书馆报》是我国图书馆界唯一一份报纸形式的媒体,诞生两年多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图书馆界不容忽视的主流声音。这次会议就是由媒体与阅读委员会和《图书馆报》为主发起和筹备的,充分凸显了该委员会同仁们的活力、智慧和水准,也体现出他们工作的扎实稳健和卓有成效。
随后《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初景利宣读了“2012全国图书馆媒体与阅读年会论文获奖名单”。在年会举行之前的半年内,年会组委会进行了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论文二百八十多篇。经过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9篇、三等奖45篇。论文征集和评奖活动为此次会议的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介绍,参加此次论文评奖的评委大都是媒体与阅读委员会所属核心期刊的主编和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吴晞也参与了此次论文的评选活动。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的论文,既有理论研讨,又有案例展示,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很多不足,让我们看到了全国图书馆界推广阅读的水准、信心和力量。
在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获奖论文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现场,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吴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图书馆报》总编辑赖雪梅、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素贞、宁波市文广新局文艺处处长张武刚、宁波市鄞州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忻明飞、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初景利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阅读重在内容而非介质
大会的主旨报告阶段由《图书馆报》总编辑赖雪梅主持,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向大会作了题为《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经典名著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旨报告,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则作了题为《阅读的祛魅》的专题报告。
徐雁在报告中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例,解读了何为名著,为什么要阅读名著,幽默风趣,发人深省。徐雁在主旨报告中引用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对名著的几个鉴赏标准:一是名著的读者数量最多,因为名著不是一两年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长销书”,一部名著可以在经年累月中积累读者。二是名著不会是引经据典、晦涩难读的,而应当通俗易懂,因它不是专家为专业人员写的“专著”,无论是有关哲学、科学,还是历史、诗歌方面的题材,名著探讨的,永远是人类的普遍性问题,而不是学术上的专业问题。三是名著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它绝不会因为社会思想的改变,或者学说、见解的纷乱而“过时”;它的作者在书中所致力探讨的元素,永远是幸福、公正,美德、真理……四是名著隽永耐读,如能正确地阅读和领会,终将受益颇深;即使反复阅读也不会穷尽其内容底蕴和人文价值。五是名著最富有“影响力”,而且,有关名著研究的专著在不断涌现。六是无论古今,名著探求的,永远是人类生活中长时期未获解决的“问题”,即困惑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难题”。
徐雁还建议,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不妨专门打造一间经典名著阅览室,里面收藏的全部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徐教授绅士般的谈吐和严谨又不失幽默的报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赢得了与会代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是图书馆界公认的“技术高手”,他主导的上海图书馆与盛大文学的合作,使得网络小说、数字出版在图书馆登堂入室,在图林中具有示范和标杆效应。他在报告中指出,阅读要去掉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之分,阅读的是内容本身,而不是工具。他同时也呼吁阅读回归文字的本质,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在每一个主旨发言结束后,主办方都安排了自由提问时间,以促进专家和与会代表的积极互动。
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并重
13日下午,媒体与阅读年会组委会安排了两个分会场的主题讨论。第一分会场设在鄞州区图书馆报告厅,交流的主题是“传统阅读”,由《图书馆建设》编辑部主任肖红凌主持,并邀请了江苏江阴市图书馆曹磊、沈阳市图书馆馆员宋晓莉、温州市图书馆主任严海帆等5位嘉宾。他们分别就《江阴市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的发展历程》《专业人才助推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读书话剧社,深阅读的一朵奇葩》等题目进行了现场交流。
第二分会场设在鄞州区图书馆的音乐厅,交流的主题是“数字阅读”。该分会场由上海《图书馆杂志》副社长王宗义主持,邀请了安徽省图书馆副主任朱海峰、东南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王骏、重庆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小全等7位嘉宾,分别就《PDCA循环理论在阅读推广中的应用》《期刊数字化阅读行为习惯实验调查研究———基于超星 pad学习终端》《媒体环境阅读引导与数字目录学协同推进的创新发展》等主题展开了交流互动。
分会场主题讨论的气氛轻松和谐,嘉宾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经验,探讨阅读推广的方法,提出阅读推广的困惑等,使广大图书馆同仁深受启发。
最后,大会举行了闭幕式,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馆长颜务林主持。首先是分组汇报,分别由第一、第二分会场的主持人肖红凌、王宗义作分组汇报;分组汇报之后,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对获奖论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讲评,并对此次阅读年会进行了总结。
阅读推广应适应时代发展
徐雁在对获奖论文进行点评时说,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无论是阅读载体还是阅读理念,无论是阅读的人群还是阅读的时空,无论是阅读的行为还是阅读的价值观……人类正在经历着,而且还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不过,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挑战为阅读研究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思维、全新的研究角度和全新的观察视角。纵观2012媒体与阅读年会所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阅读研究同行的二百八十多篇征文,我们发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于新技术、新理念与新方法带来的种种冲击,我们的阅读推广同行们已经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务实,也越来越有研究和探讨的勇气。
徐雁总结出了本次征文中的几个新的研究方向。
一是新媒体阅读的兴起。如今数字阅读发展形势迅猛,对新媒体阅读内容进行遴选,对新媒体阅读人群进行阅读指导成了阅读推广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的风起云涌,读者与阅读内容可以实现24小时的无缝对接,如何利用这种全新平台进行阅读推广,也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二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阅读指导。如今的阅读指导已经步入越来越专业化的阶段,由于不同年龄层次读者阅读内容的特殊性,阅读指导也应该更加精确化。受到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的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阅读习惯培养受到空前重视,对此予以关注的文章包括《图书馆媒体对少儿阅读方式的影响》《创新少儿读者活动打造少儿阅读乐园》等。除此之外,针对大学生的阅读指导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重点论文有《大学生阅读需求与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实践》《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思考》等。
三是传统阅读与“国学热”的热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有底气的中国人逐渐走出崇洋媚外的怪圈,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价值。因此,名著阅读、经典阅读也成为阅读指导中的重要工作,《经典名著引领阅读》《蔡尚思和江苏国学图书馆的情结》《经典阅读推广与公共图书馆使命》等文章就对传统经典阅读作了深入研究。
四是阅读推广向基层深入发展。中国阅读推广的进度呈现出“自上而下”的特征,阅读指导从最早的国家级、省级图书馆慢慢向市级、社区级图书馆发展。
徐雁还表示,除了以上这些新的研究重点之外,一些历久弥新的传统研究方向也值得我们重视,媒体、图书馆等阅读推广的主力军,在许多已经取得了卓效的阅读指导领域中,仍需要继续巩固发展,在传统阅读热点的研究中,也要有推陈出新之作。媒体是传统阅读推广与指导的重要领域,也是影响力大、读者层面广阔的一个推广手段。媒体人的观点与意识对读者的影响深远,其采取的推广方式对阅读推广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利用好媒体这个传播平台,加强阅读推广媒体人的素养建设,将对阅读推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前一篇:这些书,与青春有关
后一篇:为提升未成年人服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