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书,与青春有关

(2012-09-21 19:22:10)
标签:

韩寒

开山

《青春》

再一次相遇

九把刀

文化

分类: 市场·观察
这些书,与青春有关

本报记者李晓

  前不久,由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北京青年》着实火了一把。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四个堂兄弟,何东、何西、何南、何北,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志向迥异,尽管观众普遍认为这几个演员年龄偏大了些,不那么“青年”,但他们毕竟为了各自的理想努力着,也经历着爱情考验和生活洗礼。一时间,有关重当一回“青年”、再走一次“青春”的话题也成为很多“80后”乃至“70后”的饭后谈资。从电视剧回到出版行业,记者盘点了一下近期热卖或新近出版的“那些与青春有关的书”,抑或与青春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有一定的关联的作品,此类图书的近期销量有所增温是有目共睹的。
  提到青春文学,笔者第一个想到的是韩寒,以及他的《青春》。严格说来,这部《青春》并非青春小说,只是韩寒在青春年华对自己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青春”的一些个人感悟。书中既有他的博客文字,也有他从未发表的文章,还包括他的两次公开演讲内容。当网络世界怒火中烧,胡乱指出这个世界的不是的时候,韩寒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阐述着他对世界的态度。只有韩寒,十年前,作为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很多国人视为破坏“80后”形象的第一人;十年后,他依旧在那里,被认为是年轻一代中较有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笔者也很赞同梁文道在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中的谈话———韩寒的杂文写得非常聪明,他对这个时代所引起的效应,让所有的年轻人愿意去看,愿意去理解,甚至愿意去相信他所写的东西的魅力,这个东西再写下去,再过几年,也许韩寒就会变得像过去的鲁迅一样,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当然,韩寒的经历我们不能复制,似乎多数家长也不愿去承担让自己孩子去复制的风险。但起码,韩寒的《青春》我们不妨看一看,在书中重走一遍韩寒的“青春”。
  如果说韩寒的《青春》提出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这个问题,那么,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则刚巧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与其他青春主题图书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并不是一本训斥年轻人为什么这么自私、无能、不争气的书,也不是一本空泛地喊口号、告诉你只要努力前途就一定光明的书,它是一本像朋友一样静静地倾听你的苦恼,并通过睿智的寥寥数语,引导你发现自己,获取自己人生答案的书。读完《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笔者在其扉页上写下:“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把这本书放到了女儿的身边。尽管她还不识字,但我希望她长大后能够读一读,能和我分享一下她的感受。”
  说到青春、青春文学,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九把刀。九把刀1999年开始创作,至今攻下近六十本书,作品陆续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线上游戏。2008年导演第一部电影短片《三声有幸》,2010年导演第一部电影长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不,2012年初,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登陆内地院线之时,其电影创作书《再一次相遇》也一并推出。除全面展示电影预告片、导演手札、幕后花絮等诸多内容外,还融入了九把刀“忍痛”曝光的精彩细节。如果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让很多人回忆起了自己中学时代的那份懵懂的青涩初恋,那么,电影创作书《再一次相遇》则更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九把刀多才多艺的另一面。想重温你的中学时代,可以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而想读懂九把刀的成长历程,《再一次相遇》是个很好的诠释。怪不得有人说,九把刀总是很贴心,似乎只有他才能让我们跟随,重回校园并寻找到那一份最纯真的感动。
  青春文学领域,还有一部“中国原生态青春文学开山之作”值得一读,那就是当红青年作家贾飞的《中国式青春》。这是一部关于边缘人物的青春校园小说。作者在18岁时,以第一人称的视觉,对自己18年的青春生活,进行了简单而又细致的回忆。小说用了倒叙、插叙等交叉叙述手法,大量使用了白描、夸张、抒情的写作技巧,将一部青春的校园疼痛史,书写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作者贾飞也表示,此小说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原貌,因为在他的身边,的的确确发生了“那些有关青春的事”。小说作者只是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还原了那一段青春,重叙了那一段岁月……到底有多少读者喜欢这本书尚不好统计,但从几大图书销售电商网站的销售排行榜来看,《中国式青春》在销售月榜、周榜的排名均名列前茅。
  其实,目前市场上的有关“青春”的作品还有很多,《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你好,旧时光》《那时年少》《花开半夏》……也都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那些正值青春的同学们,闲暇时不妨拿来一读,也给自己的青春加点料;
  那些已过而立之年也想要怀念一下青春的人们,也尽可以捧读一番,毕竟,青春一直珍藏在每一个人的心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