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解慧
踌躇不前的时候,如果有人为你指明方向,就如同迷雾中透过来一缕阳光,让你豁然开朗;失落难过的时候,如果有人对你关怀抚慰,就仿佛冬日里的一束暖阳,让你身心舒畅。而作家伍美珍,在孩子的世界中就像太阳一样,给他们带来了阳光和温暖。
有着“阳光姐姐”美誉的伍美珍,以“阳光姐姐”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少儿读者的信赖和喜爱,同时也伴随了千万孩子的健康成长。截至目前,伍美珍已在内地及港台地区出版一百余部儿童文学作品,作品多次登上全国少儿畅销书榜,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安徽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奖项。从“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到“十二岁的青春物语”系列再到“同桌冤家”系列等等,她的作品有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席卷了全国的中小学校园,也让她成为很多孩子青少年时期的亲密伙伴。
一种清新的写作姿态
写到今天,在很多人眼中,伍美珍已经很成功了。然而作为一名有市场号召力的畅销书作家是不容易的,表面光鲜的生活,让伍美珍舍弃了生活中很多值得享受的事情。为了维持这样的名声,她的生活中不是写作就是宣传。
当然,伍美珍的一些舍弃是值得的。可以说,伍美珍的作品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体贴和善良走进少年儿童的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淳朴的文字和简单的故事构造出一幕幕动人的情节,深受小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而伍美珍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延续正是受作家亦舒的影响,她喜欢亦舒简单的叙事风格,亦舒笔下的机智和生活气息都深深地影响着伍美珍。这种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正是伍美珍多年来所追求的。
不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在很多专家的眼中却过于“简单”,不够深刻。对此,伍美珍说,这是个人性格使然,自己本身就是个简单的人,在创作时会不自觉地将这种个性带入角色中、故事中。而自己追求的也是简单易懂,写给孩子的文学本应该“稚拙”,语言的“花里胡哨”是不适合儿童文学的。
写作多年,伍美珍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这种清新的写作姿态犹如海风吹过,清爽自然。也正因如此,她的作品一直在孩子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伍美珍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无论褒贬,她都坚持自己的体会与认知。多年来,伍美珍一直在乎孩子的见解,她认为,孩子是非常聪慧的,他们有着很好的欣赏眼光和阅读的直觉。创作儿童文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与孩子们沟通,伍美珍愿意花时间阅读孩子们的来信,对她来说,读孩子们的信,就像是和他们对话,有趣的同时,除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世界,还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因为伍美珍的笔下多是校园故事,有人便将她归为“校园小说作家”,而伍美珍说,对于归类,自己没有异议,但归类是别人的认知,写作是自己的事情,不会因为别人的分类而将自己分类。作为一个作家,写作不会一成不变,尤其是儿童作家,总要有新的元素,才能保持新鲜感,同时又能跟上孩子的思维。
幸运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但是幸运之神一定会降临在那些充满爱心的人身上,伍美珍觉得成为一名儿童作家很幸福。写作不仅仅是她从事多年的工作,更带给她快乐和感动,证明她的价值所在。除了丰厚的版税能让她不必仰人鼻息地讨生活外,更因为她的作品能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启示和帮助。每天,伍美珍的信箱里都堆满了“阳光姐姐我爱你”这样的邮件,让她有着被很多人爱的幸福感。
解密孩子的部落
年幼时,“布娃娃会离家出走,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半夜会聚集在一起开会……”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给伍美珍开启了一扇窗,让她看到窗外有一个奇特浪漫和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书籍的世界、文学的世界、童话的世界。这本没有封面的书,魔力竟如此之大,它不仅开启了一个窗口,更开启了一个孩子年幼的心灵。
自此,伍美珍心里住着一座城堡。童心未泯的她在第一次投稿成功后,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一路走来,伍美珍一直在探索孩子们的世界,她认为,孩子是一个秘密部落,孩子的审美情趣、阅读兴趣,他们的理解、思维的角度,跟成人不一样,就像一个密码,看成人能不能抓住。而很多成人忽略孩子的感受,轻视他们的认知,所以,他们之间有了距离,互相走不进去。
除此之外,很多家长竟然不允许孩子阅读虚构的作品——小说、故事和童话,这样导致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想象力。伍美珍说,幸福和人的想象力密切相关,“不现实”的人、浪漫的人,往往拥有丰富自由的心灵世界,其实更容易驾驭现实生活。而她能做的就是,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世界。伍美珍花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才走进孩子们那个奇特的世界,才懂得如何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孩子的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对于一个成人来说,这绝非易事!其实儿童文学比成人文学更难写,儿童文学创作是一个有着高难度的领域。
一直以来,伍美珍都希望孩子们从自己的作品中可以读到“童心”,感受到快乐和梦想。在伍美珍小时候,总会有一些困惑,这时候她希望有一位长者可以站在她的角度替她解答,然而,这样的想法却总是落空。所以,在伍美珍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对青春期的迷惑和焦虑的解答。无论是情感的困惑,还是方向的迷失,伍美珍都希望自己通过写作陪伴孩子们一起走过。
闲暇时,伍美珍会翻翻自己的作品,甚至还会为之着迷,那些很稚嫩的小生命,如果能在她的陪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那她的写作就有了意义。
来之不易的阅读
就像她的写作一样,伍美珍喜欢的阅读也必定有着自己独特的气息,比如英国童话作家罗尔德·达尔、日本童话作家矢玉四郎、安房直子等等。对一个写作者而言,丰富的知识,广泛的见识非常重要,所以阅读作为一个提高能力的事情,一定会贯穿在日常生活中。伍美珍的阅读可以追溯到小时候。由于家中父母的支持与理解,伍美珍小时候没有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远离阅读,相反,她获得了很多阅读的机会。很幸运,当时她接触了中国最优秀的文学期刊《收获》《十月》等等,并且在哥哥的帮助下阅读了当代一些优秀的作品。随后,中学生活、大学生活都不曾离开阅读。大学时期,图书馆一度成为她的领地。
这给她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也为她日后的创作带来了方向。青春期的情感和烦恼,是困惑与脆弱的,书成了救命稻草,那时候的伍美珍在书中获得不少的力量。直到现在,她还庆幸自己在中学时代就阅读了不少涉及到美好爱情的小说,伍美珍认为,一个女生树立一个比较好的爱情观,事关其一辈子的幸福。而这就是书给她的青春期礼物。所以在现在的创作中,伍美珍特别多地描写了青春期的情感,那些存在在少男少女间朦胧的情感,在她的描写下,特别美,并且在她的正确引导下,许多孩子可以正视这样的情感,从而走出误区。
伍美珍说,自己小时候的阅读是来之不易的,在物质条件缺乏的年代,阅读可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同时,她也感谢阅读,让她成长的同时,也陪伴着孩子们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