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馆长不是官

(2012-03-23 18:47:36)
标签:

美国

图书馆工作

行政级别

图书馆学

图书馆协会

文化

分类: 本报·声音
本报特约评论员 馨远

    图书馆馆长当然是一个图书馆的引领者、决策者、管理者乃至亲力亲为的参与者。笔者在此所说的“馆长不是官”,不是否认图书馆馆长的上述角色定位,而是强调目前馆长所拥有的行政级别及其所对应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是指馆长因拥有科长、处长等行政级别而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如:阅读相应级别的人才能看到的文件,可以参加必须达到某些级别才能参加的和图书馆有关或无关的各种会议,并有机会升迁或平调到本行业或其他行业的领导岗位,享受各种政策优先等。经济待遇是指馆长仅由于行政级别而能享受的比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高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以及有行政级别的人才有的额外红包补贴等。

    假如馆长不是官 ,也就是说图书馆馆长不享受上述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但还是要负责一个图书馆的规划运行,仅享受职称或职位待遇,这就有点像职业经理人了。假如真是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假如馆长不是官,不是夸大之词,估计业内相当一部分馆长要义无反顾地弃馆而去。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绝大部分馆长原本就是学校二级学院系部或行政部门的有行政级别的领导,或者由于轮岗或其他原因来到图书馆,离开教学和行政管理这些学校的中心本已觉被边缘化,如果再失去了那些待遇,那当馆长甚至还不如回去做一个普通教师,好好钻研学问,提升自己原来的专业技术职称,进而可预期地享受和职称挂钩的待遇。至少,比丢掉本专业在图书馆重新开始职称评定还相对容易些,也体面多了。

    一大批馆长离图书馆而去,图书馆行业会陷入困境吗?圈内人都知道肯定不会,因为我国图书馆行业的队伍体制和国家行政机关的队伍体制非常相似。馆长通常只是一个领导岗位,图书馆内一般还有一个副馆长,大家熟称为业务副馆长。业务副馆长一般都从事图书馆工作时间较长,具有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馆长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业务副馆长的带领下,各项业务工作还是可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假如馆长走了,图书馆工作甚至可以做得更好。图书馆馆长很多是空降的外行领导,由于图书馆毕竟不同于政府机关,大多没有政府机关那么多的政治任务,也没有什么重大方针政策需要拍板,馆长更确切地说只是一个享受官待遇的职位,但馆长空闲之余为体现其职位之高上,常喜好指挥业务,外行领导内行。业务副馆长因不可越位,有时明知不妥也无可奈何。

    假如馆长不是官,图书馆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没有必要为了官待遇而想方设法投机钻营,分散本可以用于业务的精力。这些业务骨干们也没有必要因为没获得官待遇而内心不平转而消极怠工,徒增内耗。

    假如馆长不是官,图书馆馆长就不会走马灯似地换了。笔者亲眼目睹了一个小小图书馆在9年里正馆长就换了6茬,算上同样是官的非业务方面的副馆长,总共有9人上下,其中还有人二进馆二出馆。显然,这不是由于图书馆工作的需要,而只是官位平衡的需要。图书馆有时很像流放发配之地,给暂时轮不上好岗位的官过渡一下。

    假如馆长不是官,业界普遍由馆长参会的,以学术之名召开的各种会议就不会常看到新面孔在眼前晃过,学术研讨会也就不会始终处于普及图书馆知识ABC的水平。图书馆行业的学术机构大概也就没有必要按照各馆的行政级别给馆长分配在学术机构中担任的职位了,每次会议合影时也犯不着根据图书馆级别或馆长的行政级别而你推我让。学术团体就不再是“馆长俱乐部”了,可以真正回归民间。这时,兴趣、热情、学术方向和能力是决定馆长、馆员在学术团体中地位的重要因素,馆员在学会中的职务高于同一馆的馆长也不会令人意外。

    假如馆长不是官,也不能说一点负面影响也没有。虽然业务副馆长或部主任的图书馆业务素质远强于外行馆长,通常直接面对图书馆员工和读者,在图书馆工作和发展上要作出一些恰当的决策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但在官官相近的背景下,不是官的业务副馆长、部主任等和上级领导之间肯定较为疏远,人微言轻,很难将读者的需求反映上去以影响决策,也不易争取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反过来,假如馆长直接是党政机关的领导挂名的,业务副馆长和馆长之间就不存在上述隔阂了。暂且不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可喜的是这样一来图书馆在领导的直接呵护下能经费充足,办馆条件绝对一流,业务副馆长也大有用武之地。不过,在缺乏职业资格和相应合理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官馆长”和业务副馆长的一点好和一点坏都可能被放大好多倍,令人感到有时也是一种担忧。

    假如馆长不是官,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当馆长?国内鲜见对馆长的具体要求和公开招聘之举,在美国图书馆协会的网站上倒是有具体的描述——

    学历:图书馆学硕士,在大学图书馆一般会要求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是经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在中小学图书馆还要求有教师资格证书,在专业图书馆还要求有第二硕士学位,如法律图书馆要求有法律硕士学位。若不限专业,有大学本科学位的也可以当馆长,不过主要在一些边远的、小型的公共图书馆。这些其实也是普通馆员的入馆门槛,都不需要图书馆学博士学位,那是对图书馆学教师要求的资格。

    技能:有13条体现馆长职位的要求,如能分析制定新的或修改工作流程体系,能创新和独立判断,有计算机互联网知识,能准备全面的汇报,有管理能力、公关能力,知晓图书馆服务原理和技巧知识,能独立进行工作安排等等。但放在首位的第一条是:渴望遇见图书馆读者,并为他们服务。笔者不禁想起女儿在高考前老师让作的一个职业心理测试,女儿说她适合在图书馆工作,让我好奇。细究下来,原来测试中将乐意帮助别人的个性和馆员、护士、空中乘务员等这样的职业挂钩了。

    经验:各馆的要求差距较大,但典型的是,馆长要有10年的馆员从业经验,其中5年担任馆内的管理或行政工作,并常常参加会议和实习来提升职业水平。

    成为馆长:有馆内提拔,也有猎头寻找,馆长招聘通常在图书馆学刊物、图书馆电子讨论组、图书馆网站、协会网站等上面公布。

    假如馆长是这样的,职业性指向非常明确,看不出官(哪怕是一个好官)样,从职业的客观需要上讲,有能满足图书馆工作的要求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假如馆长是这样的,即使也同时是官,大概就没有什么可过多担心的了。

    假如馆长是这样的,图书馆员工也都像这样具有职业性,图书馆的那个传统社会形象才可能彻底改变。现代化不只是指宏伟的大楼和先进的设备,更是指人的现代化。

    这一切,都只是“假如”,是“我有一个梦”。在常常喜欢自诩为“天堂”的图书馆行业,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吗?也许有,但肯定“梦想是昂贵的”。因为昂贵,许多人会选择放弃。因为是梦想,不少人宁愿功利地享受现实。但也正因为是梦想,才值得我们追寻。只有同样昂贵的寸金难买的光阴才知道梦离我们有多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