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华人阅读贡献力量

(2012-02-28 14:35:47)
标签:

王育林

中国

凤凰网

读书频道

图书馆报

文化

分类: 对话·高端
为华人阅读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解慧

    斯文中带着坚定,这是初见王育林,他给笔者留下的印象。在由凤凰网读书频道主办,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凤凰周刊》协办的“2011凤凰网年度好书”评选发布会上,笔者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年轻的执行副总裁。在黑框眼镜的修饰下,他的眼神充满自信;在一身黑色西装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淡定。他是凤凰网的中坚力量。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凤凰网这支队伍充满朝气。

    王育林年轻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老练的心。这与他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分不开的。他有着在无线通信领域工作超过10年的经验,同时也是一名资深IT职业经理人,丰富的业务拓展、运营经验和IT企业管理经验让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2009年3月,王育林加入凤凰网,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凤凰之路。

    这些年,层出不穷的门户网站下的数字阅读平台目不暇接,一批批涌现,经过时间和书友的鉴证,有些数字阅读平台越来越大,越做越规范,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新浪、网易、腾讯读书等,有些则招来骂声一片。就数字阅读平台而言,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在其发展中,一直属于边走边看,边摸索边探寻。

    凤凰网读书频道是凤凰网旗下的业务之一,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阅读体验以及优质的内容资源。在2010年10月的“尼尔森”排名中,凤凰网读书频道居读书类网站第六名,综合门户读书频道第三名。可见,该读书频道在内容量、内容品质、业务规模、用户量等方面,均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凤凰网读书频道主要产品包括: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书屋、读书博客及论坛、策划专题、《开卷八分钟》栏目。这些品牌在凤凰网读书频道的依托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深受书友的喜爱。

    近日,《图书馆报》记者采访了凤凰网执行副总裁王育林,一起剖析凤凰网读书频道的特点,也希望广大书友在了解凤凰网读书频道的同时,爱上阅读。

   《图书馆报》:凤凰网读书频道在品牌、产品、受众方面的优势以及发力方向是什么?

    王育林:首先是品牌优势:虽然我们不是第一家做在线阅读的,但是它具有品牌号召力。因为在华人领域,凤凰网读书频道是媒体的符号。我们举办的“2011凤凰网年度好书”评选活动,利用品牌号召力,结合产品,推出年度10本好书,我相信这个评选活动对引导读者阅读和对上榜图书的市场销售均会有所帮助。其次是产品优势:凤凰网读书频道在阅读客户端和阅读体验上有一定优势。我们利用好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感受,从品牌、资源出发,利用优势,演变成一个好的业务。最后是受众优势:凤凰网覆盖的用户量很大,拥有最大的用户群。目前互联网上达到了3亿用户,移动互联网达到了1亿用户规模。这些用户群是偏高端的,是我们的主流用户。

    凤凰网是一个公司,旗下业务与文化密不可分。阅读是一种文化,虽然具备一定的产品属性,但是无法来判断好与坏,这也是一种文化属性。你看哪一种书,会不由自主地受到一些媒体、一些人的影响,所以最后,谁能发挥这种影响力,谁就会影响产业的格局,产品和文化属性是二合一的。而凤凰网就是要做到这一点,成为有影响力的媒体。

   《图书馆报》:凤凰网读书频道在内容运营上有哪些优势?

    王育林:我们很支持传统出版,而一本好书也是需要推广的。首先,凤凰网读书频道作为一个媒体,会宣传和推广产品;其次,凤凰网读书频道还是一个阅读平台,我们会把一些图书的章节和专家学者的点评放到平台上,供用户阅读和选择。目前,我们不仅提供阅读,还出售图书。如果用户真心喜欢这本书,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来阅读这本书,或者通过付费得到这本实体书。

    除此之外,凤凰网读书频道还很注重后续宣传。在线上,提供阅读,提供书友和作者的交流平台;在线下,组织作者与读者面对面的活动。在推广、阅读、后续交流方面操作非常紧密。

   《图书馆报》:凤凰网读书频道一直较为关注人文经典,而对于当下火热的网络小说,您怎样看待?

    王育林:凤凰网读书频道推荐的大众读物,大多是畅销书和常销书,同时网络小说也占其中的一部分。虽然凤凰网读书频道多关注人文经典,但是作为一个开放式媒体,每一个领域都应有涉及,这是正常图书产业的体现。

    根据调查,从阅读量上看,网络小说占整体阅读量的大半部分;从用户付费上看,畅销书占的比例最大。这使得我们相信,用户在凤凰网读书频道阅读,是为了寻求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图书馆报》:与其他门户网站下的阅读平台相比,凤凰网读书频道有何不同?

    王育林: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现在做的是有价值的数字阅读。虽然中国的数字阅读市场一直就有,并且数量很大,但是在线阅读和数字阅读都存在着问题,这些阅读平台大多以网络写手的东西为主,忽略主流文化。读网络小说可以用来打发时间,但是绝对不可称为读书,仅作为一种娱乐,起到传播作用,并非像文学作品一样,通过阅读读者能得到提升。我们就是要站出来,把有价值的数字出版和在线阅读平台搭建起来。

   《图书馆报》:凤凰网读书频道以何种方式吸引读者前来阅读或消费?

    王育林:凤凰网读书频道一直以来很注重线上发展,我们有义务告诉网民最新的信息,“有这样一本书,可能你会喜欢。”我们线下提供的则是一种增值的阅读体验。每个人看书的习惯不同,提供增值服务可以让用户写读后感、书评等。

   《图书馆报》:凤凰网读书频道怎样与用户建立相互的信任?

    王育林:首先,我们会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用产品迎合、满足用户需求。其次,从版权保护方面做起,与一些规模大、口碑好的出版社或图书公司合作,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大家都有版权保护意识,我们要作好版权的保护,同时让用户知道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保证他们的阅读利益。现在看书的成本是很低的,其实有时候不是用户不愿意花钱看,而是一些平台没有提供一个好的阅读空间。

    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播,只有形成健康阅读的氛围,产业才是健康的。这样产业才能转起来,而中国的图书产业还没有转起来。

   《图书馆报》:凤凰网读书频道技术上的优势在哪?

    王育林:目前,凤凰网读书频道正在升级客户端,预计在2012年内投入使用。升级后的客户端可以让用户在阅读的同时作记录,并且还可以看到其他人对某本书所作的记录。其实这种技术在国内是不成熟的,这并不是国内的技术差,而是没有人愿意做。我们将这个技术运用在读书频道,大大方便了用户阅读。我想,阅读平台只有不断地改进,阅读体验才会越来越好。

   《图书馆报》:凤凰网读书频道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呢?

    王育林:凤凰网作为一个公司,我们希望是盈利的,但是盈利的过程是需要仔细研究和摸索的。目前,凤凰网读书频道盈利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线阅读收费和数字阅读的分成模式(与出版社的分成模式);另一种是广告收入。

   《图书馆报》:凤凰网在读书频道的布局和战略目标是什么?

     王育林:凤凰是媒体公司,是文化的符号。我们作为公司,除了像传统公司一样追求利益外,我们传递的也是价值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一个媒体可以持续发展的最为核心的东西。其实读书这件事情,抛开经济利益,凤凰不管在资讯还是视频,或是阅读方面,都一直关注更多人文情怀。凤凰做的是文化,当然也希望凤凰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

    2011年中国的市场是多事之秋。其实图书的出版和阅读是一种社会和时代的侧面反映。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阅读是一种提升。阅读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提升,对于社会是一种道德观的体现,所以阅读很重要。2011年中国图书市场不是很景气,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这也正像凤凰读书网在微博中说的:“与其在这里观望,不如在这里并肩。”

   《图书馆报》:凤凰网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布局和发展战略是什么?

    王育林:对全世界来说,2011年是数字出版发展迅猛的一年。例如平板电脑达到上千万台,这标志着数字出版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就中国而言,却刚刚开始。

    从商业上来讲,这是一个可观的市场前景,这一年,我们都在布局和进行价格规划。每一个从事数字阅读平台的人都希望在中国的数字出版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数字出版离不开新媒体这一平台,我们的各个网站都处于媒体的领先地位,能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的推动者之一,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