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东莞图书馆实习经历

(2011-12-12 16:12:57)
标签:

东莞图书馆

采编部

少儿部

流动车

借阅部

文化

分类: 图林·漫步
朱港

    打开一页新的word,久久地停在电脑屏幕前,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过去6周的点点滴滴。这短短的6周对我们来说是异常丰富的40天,丰富得让我不知如何才能把它诠释完整。

    假期,我们背上行囊,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开始了东莞图书馆实习之旅。对广东东莞的第一印象便是亲切而美丽的。从广州到东莞的车上,我们一路感叹着东莞街道的整洁,城市布局的井井有条,宛如一个新生的小娃娃般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一尘不染。当见到矗立在湛蓝天空下的东莞图书馆时,立即就折服于它所散发出的庄严与现代感,一种到家的感觉油然而生。接下来,我们去了宿舍,看见为我们准备的宿舍用品,齐全得让我们吃了一惊。现在想来,这应该是东莞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惯性使然。由此,该馆为读者服务的品质也可见一斑。

    我们的正式实习是两天后开始的。我们6个人分成了3个小组,在不同的部门轮流实习,最初的实习部门是采编部、参考咨询部、学习中心和少儿部。各个部门有不同的特点,做着不同类型的工作,也锻炼了我们不同的技能。

    除了少儿部,其他几个部门均是在后台运行的,平时在学校只能接触到图书馆的流通部、阅览室,所以其他几个部门只曾听到过,并没有亲身体验过。

    采编部是图书馆的核心部门,去的时候紧张加兴奋。采编部的老师第一句就问我们知不知道ISBN号有多少位。记忆中上课时老师讲过这个问题,也记得这仅是个常识,但课已上完一年多,早就忘了。我们连这么简单的常识都不会,都觉汗颜。接着,老师让我们自己摸索着做了一条原始编目,其结果依然是惨不忍睹。经过这一回合,我们深刻感受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也更加坚定了“把握机会,好好实习”的决心。在采编部,我们各个小组都做了不同的工作,有赠书的验收,原始编目,还有合并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出了不少错误,如错了一个字段、少了一个标点等等。特别是做原始编目(还是西文原编)的时候,对各个字段都不是很熟,更容易出错。编目是个细致活儿,一个标点不对,就会导致一条信息丧失,读者就有可能找不到这本书。这本书没有了读者,也就丧失了其存在价值。所以,在编目的时候,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在验收赠书时,我们则看到好多书被书的主人用书皮精心包起来,几十年前的旧书依然保存完好,不禁心生感动,怀着一颗爱惜的心轻拿轻放。

    在参考咨询部,我们主要做的是在各种文献中查找东莞人与北大关系的信息和东莞作者的图书在各个图书馆的收藏情况这两项工作。通过这两项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各个图书馆系统的优劣和差异。在各个图书馆检索信息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之前数字图书馆老师讲的构建统一资源检索平台的必要性。

    学习中心推进部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部门,我们做的是术语库,与学习中心本身的业务不相关。但置身其中,平时耳濡目染,也颇有感触。作为新成立的部门,它有着新的理念、新的生机。从其官网上广告词的设置,到各种学习视频的分类,到DV大赛的策划等等,所有东西都充满了创意,也煞费苦心。所以说,图书馆也是个充满创意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演绎出各种各样的精彩。

    最令大家感受深刻的是图书流动车。在东莞的各个镇街,有100个流动车服务点。每个月,图书流动车会来回穿梭于这些服务点之间。在实习期间,我们都有幸跟着出过一回车。当你真正站在车上,看到有那么多读者提着袋子不断地走上车来,然后把一大摞一大摞的书又装回袋里带回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被需要”。而这种“被需要”,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不可替代的动力。这也许就是林大哥和邵大哥,虽然每天出车累得不行却自得其乐的原因所在吧。当然,还得有一颗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的心。

    除此之外,还有图书借阅部、报刊借阅室、少儿部、辅导部。我们去排过架、记过到、盖过章,还到了借阅一线给读者借书。经历过这所有部门,使我们认识到在图书馆随时随地都得怀着一颗真诚服务的心。

    经过6周在东莞图书馆的实习,我们体会到了图书馆的人性化和现代化。随处可见的阅读用沙发、直饮水,还有ATM自助借还机、24小时图书馆,还有旨在为读者营造舒适阅读环境的盆栽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东莞图书馆为人称道之所在。不过,在最后的实习总结会上,同学们也表达了各自在实习过程中的疑惑,如:在借阅部,小开本的书被大开本的书盖住是否会影响读者找书等等,希望这些小意见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加完善服务。

    6周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但我们可以自信满满地说,现在的我们已经不是6周前的我们了。我们会带着这些知识,带着这段美好的回忆,走好我们今后的人生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