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博体”是流行还是趋势?

(2011-11-02 15:07:52)
标签:

文化

兴化

围脖时期的爱情

微博

大头条

it

分类: 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解慧

    自2010年1月29日,《围脖时期的爱情》在新浪微博上线连载后,就受到了网友的大力追捧。紧接着,《情盗时光》《你是我的生生世世》等微博小说也都在微博中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微博体”这个新型文体也应运而生。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如今的“微博体”小说已经发展到了出版实体图书的程度。2011年3月,国内首部微博长篇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正式出版了实体书,该实体书在上市短短2个月之内,就取得了北京图书大厦畅销榜第一名、北京新华书店畅销书榜前十名的骄人成绩。随后很多效仿“微博体”的图书也纷纷出炉。这其中包括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大头条》,新星出版社的《精神病学院毕业生》《爸爸爱喜禾》,中信出版社的《非常道Ⅱ》,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哪片云彩会下雨》等等。其中《大头条》是我国首本展现以微博为媒介进行新闻事件大报道的全记录图书。

    在微博浪潮的推动下,这种数百字的小文摇身一变成为“微博小说”,不过出版人路金波曾说过,“围脖文学形态”还未形成。虽然未形成文学形态,但是影响力却不小。近日,新浪微博的“微小说”已经开始了第二轮比赛,这说明“微小说”正在被人们接受,或者是已经接受了。不仅如此,已经出版的“微博体”图书的口碑也不错,究竟“微博体”是一时的新鲜还是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还有待研究。

    很多业内人士称,“微博体”的兴起是因为形式与概念上的新鲜而引起读者的一时注意,虽然有作者和出版社效仿出书,但终究形成不了气候。这是因为“微博体”小说的140个字不能形成跌宕起伏的内容,而文学的根本是在审美和人性的探讨,这短短数百字是绝对不能描述清楚的。并且“微博体”的碎片式发表也会破坏文学的延续性。所以很多读者在看完《围脖时期的爱情》《非常道Ⅱ》后表示,有一种没有读完的感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微博体”的优势也很明显,它那碎片化的形式,让读者可以很快地阅读,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繁冗的文字,情节和观点往往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干脆利索,这很是符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所以深受年轻读者们的喜欢。青年作家马伯庸认为,微博的一百多字,可以承载一些好的小故事,虽然这些小故事不足以支撑一部小说,但是不写又很可惜,所以微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而因为微博流行起来的“微博体”,他表示,是一种小说创作的方式,值得体验。

    除此之外,“微博体”还有即兴化和互动化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在《围脖时期的爱情》《喜禾爱爸爸》《精神病学院毕业生》《大头条》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哪片云彩会下雨》中只体现了一部分。在这些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作者平时在微博上发表的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然后得到网友的回应,其中也有网友的参与。虽然《围脖时期的爱情》是一本小说,但是情节取向是紧跟微博热点,除了几位主角是虚构的,其他人物都是微博好友的原型。《爸爸爱喜禾》则是一本真人真事的“微博体”书,这本书也呈现了“微博体”的形式,由一段一段的话形成,这里面记录了作者蔡春猪得知2岁儿子患有自闭症后,他和家人为儿子所做的一切,包括周遭亲朋好友的反应。同时也记录着孩子每天的生活和变化,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等等。《精神病学院毕业生》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很幽默,里面一些有趣的桥段都是作者与网友互动而来的,还有很多是网友的直接回复,都被用在了书中。而《大头条》的所有内容都是微博上发布的关于今年三月日本大地震的消息和见解,配以震撼的现场图片和背景资料,让整本书看起来更加生动。此外,《大头条》的“微博体”,呈现了一种清新而又自然的表达方式。

    有读者表示,他们对于现在流行的“微博体”图书还是很支持的,因为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都没有太多时间阅读,而这种“微博体”的出现,让阅读方式有了新变化,可以不费时间不费力很快读完一本书,还可以了解到很多的资讯。

    就目前来看,“微博体”还不够成熟,以后的发展方向还要经过研究和探讨。而对于“微博体”的阅读,笔者认为,“微博体”书可以让读者很快进入阅读,为读者省出时间来阅读下一本,从而增加阅读量。但是这种阅读并非是一种深入内心的阅读,也有可能是过目即忘,那么这种阅读又怎能给读者带来心灵共鸣呢?所以,“微博体”还待研究,看来流行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