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天的工作是细致且认真的
嘉天(湖南图书馆借阅一部)
人们常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的事情才能深刻地体会它。过去,我总感觉图书馆工作很容易做,亲身体会后才发现其实并不像想的那么简单。而我感触最深的不只是工作的辛苦,更有工作带给我的快乐和热情。
工作中,不仅需要每天上书,把读者还回来的书归放到书架上,更重要的是需要经常整架,按照索书号的顺序整理书架上的图书,有时还要帮读者查询和找书。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如果要做好,非常需要耐心和细致。记得去年当我分到责任架位时简直吓了一跳,不同类别的书籍混淆在一起,同类的书籍移位,书籍呈分散零乱状态。怎么办?赶紧整架,文化部评估团即将来我馆检查工作。于是我开始晚上加班加点,到12点是常事,甚至有一次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六点十分。我觉得虽然整架工作不容易,但也是苦乐参半的,因为书架上的书很多,有时刚刚把书架整理好了,很快就又乱了。但是,每当看到自己整理好的书架时,我总有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比如:当我把书架上的书整理好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此时有读者过来找书,书架又乱了,我心中顿时又很不是滋味,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但即使这样,我还是继续整架,尽量保持书架的整齐美观。
为了保证读者能够及时找到自己想要的书,作为工作人员,首先自己要了解图书的排放,某一本书的具体位置。要知道某一大类书的位置容易,但要做到对每一本书的位置都了如指掌,那就不容易了。当然,图书馆备有检索系统,从里面可以检索查找,对于这一点,我的感觉是,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平时多留意一下,慢慢就能掌握。所以,我经常在自己的责任架位上巡视,同样的书,我会将它们排放在一起,只有一册书的全部放在一起,复本书另放在一起,现我已基本掌握了哪些书有复本,哪些书是单本。因此,在找书时如果复本架上没有此书我就到单本架上找,日常的工作使我发现在这么多单本架上找书太浪费时间,所以我就将单本书也进行分类:如书背上作者名在前,书名在后的排放在一起;作者名在后,书名在前的排放在一起;有图案的排放在一起;精品类的排放在一起等。总之,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后,找书就快了很多。有一次我正在整理美国小说,有读者问我:“请问《绿山墙的安妮》放在哪里?”我很快就找了出来,这位读者激动地说:“你好厉害,这本书我找了好多天都没找到,今天终于有了,谢谢你,真的谢谢你!”我很自豪地对她说,我当然能找到,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架位。这是经验之谈,但经验从何而来,这需要你自己用心去发现,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人说这有什么,自己的责任架自然能找到书,我说,“错,如果你没整理好架位,不熟悉架位,就算是自已的责任架,也很难找到书。”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流通工作需要馆员用“细节”传递“仁爱”,通过言行上的“小事”和“细节”,传递着对读者的关爱之心。从细微之处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助读环境,当无数的“细节”和“小事”成为一种习惯,那么馆员和读者就都成了轻松、愉快的图书馆和谐氛围的营造者和享有者。今年帮读者找到的书有记忆的约七十多册,有时如果找不到就让读者留下电话号码,下次如有人还此书时,帮他留下并拨打电话告之或者按照他的喜好给他推荐相近的书。
最令人激动的不只是工作的快乐、发现的快乐,更有无限的工作热情。只要不断摸索思考,就能从细节中打造自己的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