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编译
“葛底斯堡演说”是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最著名的演说,也是美国历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政治性演说之一。
1863年11月19日,也就是美国南北战争中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四个半月后,林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的揭幕式上发表此次演说,哀悼在长达五个半月的葛底斯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林肯的演讲修辞细腻周密,后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林肯以不足300字的字数,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诉诸《独立宣言》所支持的“凡人生而平等”原则,并重新定义这场内战:不只是为联邦的生死存亡而奋斗,亦是“自由之新生”,将真正的平等带给全体公民。
目前已知的“葛底斯堡演说”的手抄本(手稿)共有五份,各以自林肯之手承接手稿的相关人士命名,分别为:尼古拉本、海伊本、埃弗里特本、班克罗夫特本和布利斯本。
1.尼古拉本据信为现存最早的手稿副本,通称“首稿”(first draft)。学者们对于尼古拉本是否即林肯于11月19日发表葛底斯堡演说时所诵读的原件意见不一。
1894年,身为林肯文件保管者的尼古拉,于一篇包含此本的摹写的文章中写道:林肯将以白宫文具写就的讲稿前半部分携带至葛底斯堡,并于11月19日发表演说前以铅笔在横格纸写下讲稿次页。
2.海伊本时称“次稿”(second draft),人们认为此本若非演讲日当天写成,即是林肯回到华盛顿不久之后完成。相信演讲日当天写就者指出,当中有若干词句不见于首稿,但出现在对这场演说的新闻报道与林肯其后撰写的各副本中。他们断定,依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收藏,随附于首稿与次稿两者原件的注解,这份次稿有可能为林肯发表演讲时手中所持的稿本。林肯最后把这份副本给了他的一位私人秘书约翰·海伊,其后裔于1916年将这份次稿连同尼古拉本捐赠给国会图书馆。
3.埃弗里特本又称埃弗里特-奇易斯本,于1864年初由林肯总统应爱德华·埃弗里特之邀而赠。埃弗里特收集当时所有人在葛底斯堡的演说稿,装订成册,于纽约的美国卫生委员会展览中为伤兵义卖。林肯所赠的手稿后成为第三份署名的副本,被伊利诺伊州春田市的伊利诺伊州立历史文物馆馆藏,目前陈列于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珍品艺廊中。
4.班克罗夫特本由林肯总统于1864年4月应乔治·班克罗夫特之邀写就。身为当时最知名的历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将这份手稿在巴尔的摩的海陆军卫生展览上拍卖,由于这一手稿写于纸张的两面,故不适合于拍卖,班克罗夫特先生获允保留下来。这是唯一一份随附林肯寄送手稿所用的原有信封,并有林肯手书地址及免费邮递字样的手稿。这一手稿留在班克罗夫特家族手中数年,后捐赠给康乃尔大学的卡尔克劳图书馆。
5.布利斯本为林肯唯一署名的副本,曾一度为亚历山大·布利斯上校家族所有,这是林肯所写的最后一份“葛底斯堡演说”手稿。由于精心保存,也由于林肯于此副本下署名及记下日期,它成为“葛底斯堡演说”手稿的标准版本。布利斯本由此成为大多数林肯“葛底斯堡演说”手稿的复制品源头。原稿今藏于白宫的林肯卧室,为前古巴驻美大使奥斯卡·B·辛塔斯赠送。
另一份当时讲稿的原始资料来自美联社的有线服务(wire service)广播,转誊自记者约瑟夫·吉尔伯特的速记笔记,同样在一些小地方与手稿的原文有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