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翻译拖了引进版图书的后腿

(2011-06-22 10:15:25)
标签:

文化

美国

引进版

广西人民出版社

翻译出版

杂谈

分类: 市场·观察
莫让翻译拖了引进版图书的后腿

▲引进版图书在图书市场的地位不容忽视

本报记者 青菱 文/图

    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反映在出版业则集中表现为中外版权贸易的愈发活跃。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建立现代版权制度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量更是有了显著增长。据开卷研究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年度销量前500名的图书中,引进版图书的入榜品种数和码洋贡献率都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2010上半年有86本引进版图书进入榜单,码洋贡献率达到20.3%。引进版图书目前已经成为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出版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文学类和少儿类图书板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些出版社更是靠引进版图书赢得了市场占有率以及品牌影响力。比如以翻译引进世界文学名著见长的译林出版社、以做国外悬疑推理小说起家的新星出版社、凭借《哈利·波特》系列畅销书一炮走红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很多出版社看到了引进版图书这一大块诱人的蛋糕,相对于超级畅销书引进的可遇不可求而言,颇有人气的欧美类型小说,特别是推理、惊悚、魔幻小说,多是国内出版社竞相引进的重点。比如,英国老牌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美国的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日本推理和惊悚作家东野圭吾和京极夏彦,都有相应作品在国内翻译出版。广西人民出版社专门负责版权引进的工作人员小徐在谈到该社的引进版图书时就表示,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图书版权引进地主要以德、美、英、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为主。如:由世界顶尖专家团队打造的德国《DTV百科系列》以及一批世界人气推理名家的作品,包括:德国“科幻小说之父”Thomas Thiemeyer,挪威“犯罪小说天后”KarinFossum,美国“医学悬疑天后”Tess Gerritsen以及爱伦坡奖得主、史蒂芬·金最喜爱的推理天后Meg Gardiner等作家的作品。

    引进版图书在国内遍地开花,积极的意义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我们也不难发现引进版图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质量参差不齐、版本混乱等,媒体之前就有过相关报道。《新民晚报》曾报道,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间》一书中,译者竟然将人们熟悉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译成了“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这里列举的只是一个让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常识性翻译错误。在该书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由于译者的英文及中文科普知识水平不高而导致的许多翻译错误。在外国文学古典名著领域,因为无需买版权,低水平重复出版更加严重。法国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中译本有25种之多,其中仅在2000至2005年5年内就出现了20种,平均一年冒出4种新译本,成为我国翻译出版史上罕见的“奇迹”。

    一般中文书,多数读者都能看出质量的优劣,而引进版图书,因为许多读者不懂外文,又不掌握翻译原文,很难看出译者的差错,因此只能相信出版社的质量把关,这就要求出版社必须具有把好这个关的能力,即至少具备出版翻译图书的资质。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过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准入制,起初全国只批准约三十家出版社可以出版外国文学,还规定,必须是有外文编辑的出版社才能出版外国文学。后来这些规定虽没有被相关部门宣布取消,但早已没人执行了。翻译出版资质监管的缺失,使许多非文艺社、文化公司、工作室都在染指这个领域。现在许多翻译书,版权页上出版单位显示的是某家出版社,而实际上操作的则是其背后的书商或工作室,由此造成了翻译出版主体准入杂乱的状态。

    翻译质量下滑可以说是目前引进版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商机就是利润。出版者为了抢先上市,往往拉来不合格的译者或者由多人分译,甚至还采取边翻译、边发排的“流水翻译法”,结果抢先上市的劣质书先得利,而认真推敲质量的佳译,反而被抢去市场份额,造成了“劣胜优汰”的反常现象。

    据悉,现在国内每年引进的新书就有一万余种,再加上这么大量的名著重译,哪里能找到这么多合格的译者?更何况现在很多出版社根本没有外文编辑,他们借口译者“文责自负”,放弃译文质量把关,有的连编稿也承包给译者,以致有时翻译书的内容和质量受到批评,而出版社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其实,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更要求译者有专业背景,而且很多关键词和概念翻译的背后,其实是有文化背景的。希望更多的出版社在引进外版图书时,不要急功近利,而是把好翻译的质量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