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书玩起“标题党”

(2011-04-12 09:08:06)
标签:

旺角

标题党

货币战争

人生何处不尴尬

写给牡蛎的情书

杂谈

分类: 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解慧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总有些人是因为某本书的书名或者封面,才开始阅读。也总有些人喜欢“小众”,对于书的选择也是同样,除非是对其有“感觉”,或者产生了某种共鸣,可以找到他与作者之间心灵上的共同的情愫。所以说读书是很个人的事情,不过,虽然如此,一些图书还是可以拥有很多读者的追捧,因为,在图书界也有一群这样的“标题党”。 

    何谓“标题党”?有学者这样界定:“标题党”从字面来说,应是指在标题上玩花样,靠标题取胜的一“党”。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创,靠别出心裁来吸引眼球,让人得到意外惊喜,类似于一种创意广告;一种是低级模仿,只玩花样,却没有实际内容,其中等而下之的是靠跟风、诉诸“重口味”吸引眼球。 

    一个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为吸引读者的眼球,这也不免为一个好的传播手段。当然,图书只做“标题党”是不长久的,重要的是图书的内容,只有内容过硬,才是王道。近日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标题党”图书,它们不光题目引人,其中的内容也是受到了很多读者的赞誉,尤其是年轻读者。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获知的信息量也是越来越大,寻找特立独行的新鲜事物,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自我满足。所以,“标题党”图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自我获知和自我满足的途径。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包括:《人生何处不尴尬》《退稿信》《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银行每天都在偷你的钱》《封口费》《佛祖一号线》《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写给牡蛎的情书》《下午茶话题》《刺猬的优雅》《纯》等等,这些图书,不仅标题够引人注意,内容也是十分不错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看上去很美,就如一种“法国与旺角般的诗意”。 

    大多时候,这些“标题党”图书也带动了阅读,从而提高了图书的销量,可谓是一举两得。不过,随着“标题党”所产生的优秀图书的出现,图书“标题党”的反面教材也随之出现。众所周知,唯有别具一格的标题才能吸引读者阅读,这些利用“眼球效应”凸显创造力的做法,无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然而,唯标题论逐渐盛行,一味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换取传播率的做法愈演愈烈,甚至已蔓延到整个文化圈。目前,“标题党”这一现象早已不单单出现在出版界,如今诸多影视剧、舞台剧的名称跟风模仿、借壳上位的情况不胜枚举。因此,出版社需注意,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追求“眼球”效应的同时,切勿哗众取宠,提升作品质量才是正道。 

    现在,“一名得宠众人跟风”的现象已经不再新鲜,那些不靠谱的书名也屡见不鲜。弗里德曼出了本声名显赫的书——《世界是平的》。不久后,《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世界是弯的》等书也接踵而至。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信出版社出了本《货币战争》,于是几乎所有经济符号都变成了“战争”:《财富战争》《资本战争》《货币战争》《金融战争》《金钱战争》《石油战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也常常使人陷入困惑,究竟图书会带来怎样的进步呢?韩国作家南仁淑的一本《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出版后,迅速登上畅销书榜。随后,便出现了《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6岁决定男孩的一生》《7岁以前决定孩子的一生》《18岁以前决定孩子的一生》《十几岁,决定男孩的一生》《男性成长秘籍: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30岁上下决定男人一生》《35岁以前决定你的一生》等。在“标题党”的跟风下,这些所谓的畅销书只会让人们“昏昏沉沉”的。 

    图书“标题党”所带来的风暴,为一些图书增加了不少视觉冲击力,也吸引了不少年轻的读者的青睐,但是“西洋镜”终究有被拆穿的一天。如果对一些内容非常有价值的图书也用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模仿去炒作,反而会湮没真正好的内容,让真正关注这些内容的读者擦肩而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