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调查的尴尬——图书馆日记三
(2010-12-22 13:56:28)
标签:
高校图书馆调查表图书馆员图书与情报家长里短杂谈 |
分类: 图林·漫步 |
□王梅
这天,我带上一大堆老公帮我打印的调查表,到东校区图书馆上班。
这些是馆员阅读调查表。搞这个调查的原因在于,以前一直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从阅读到阅读,但对近在咫尺的同事们(馆员),却没有过深入的阅读话题交谈,最好的朋友之间也没有如此谈过。现在,我个人搞的这个调查表,好像能把这个问题完美解决。这个调查表的创意来自王子舟老师在最近一期《图书与情报》上发表的文章《选择图书馆的六大理由》。他对研究生们进行了试卷问答,并统计数字。我在看这篇文章时,对这些表格和数字比看任何文字都感兴趣和心动得多。于是,这就给了我灵感和行动了。
但一天下来,我除了感觉“很尴尬”外,没有任何收获。同事们都不愿意填,说我“小儿科”的有,说我“无聊”的有,说我“难为人”的有,说我“吃饱了撑的”的也有。最典型的意见就是:“我不想谈这个问题。我阅读不阅读、读什么书为什么要告诉你呢?”给我的直觉是,一些同事根本没有思考过自己该读什么书的问题。
我惶恐不安:我是不是干涉了别人的权利,打扰了别人?因为假如有人让我填这样的表格,我会很愿意的,如实相告就是了。这个不应该算是个人隐私吧?对于读书、阅读,没什么可避讳的吧?对喜欢或者不喜欢读什么书,如实填,会很没面子吗?我觉得,平时同事间侃侃而谈的不应该只是家长里短,还应该有读书的话题。因为,我们毕竟身处图书馆。
但我并不后悔作这样的调查,也不会放弃对图书馆员阅读的研究。其实,这次调查中图书馆员的不配合,就是非常重要的调查结果。
说心里话,其实我们图书馆员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员最有条件读好书。如果我们稍微用心地走进浩如烟海的书库,就会发现自己与这些沉默的书有着多么难解的“天生缘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馆员很多时候是自己不重视读书,“只缘身在此山中”?
凡是存在的就是现实,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一半可以这样说,那么另一半的不合理,就要靠我们有意识地去修正。
我的这个小小调查没有调查出我期待中的结果,但也仍然是有结果的,那就是:一,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二,我认为作调查仍是搞阅读研究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