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也是一种阅读

(2010-08-31 13:50:54)
标签:

文化

分类: 本报·声音

  □王梅

  我忽然意识到,其实旅游就是一种阅读,行走的阅读,移动的阅读,脚步的阅读,身体的阅读,是对自然山水花草树木的阅读,也是对人类从远古到当代文化资源沉淀的阅读。如果说它是一种形式有点特殊的阅读,有点打破阅读载体的常规,也未尝不可。
  如果说面前确实是一本本的书,那么车轮滚滚向前之中、之后和每到一处,就是在一页页地打开书,这是地球自然之美的书,也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书。
  这个认识是我从鲁南地区的枣庄,很普通的两日游回来之后,回味之间忽然明确的。在这之前,对这个问题的意识处于模糊状态,似有似无。这个意识大概与我最近倾心于阅读学有关,所谓爱屋及乌吧,但细细想来,这样归类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对于人类来说,阅读的确无处不在,无处不是阅读。
  而且,从旅游的角度来解释和揭示阅读的有关命题和内容,同样也很全面也很深刻,且颇具阅读的个性,有利于促进对阅读现象的全面理解,于是我也就坚持自己的这个认识了。
  把旅游当成阅读的一种特殊形式,丝毫不是我在阅读观上的哗众取宠,也不单单是我对阅读学的偏爱所致,而事实就是这样:阅读的对象、空间和思考一旦打开,我们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有关阅读的概念。因为那是一种相对宁静和固定的思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认识,但不是最终的真理。
  阅读发生在天地万物间,那么,什么是阅读?谁能准确无误而简洁地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没有人能回答得全面,而且这也不可能。从存在物的角度看,对代码的关注以及思考,就是广泛意义上的阅读。当然,这是阅读的概念和理解之一种。就是说,天地万物只要有代码存在,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任何代码的关注和理解就是阅读,读文章是阅读,听讲座是阅读,听音乐时阅读,看红绿灯也是阅读,人与小动物的对看也是在相互阅读,等等。
  为什么小狗狗等动物们不需要与人对话,就会明白人的指令?这里面也有阅读。只是动物的阅读和人的阅读不一样,是低级阅读——少了思考,少了语言,少了纵横驰骋的联想。只有人类的阅读,才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神活动的痕迹。
  此时,我的阅读由书本、屏幕转换到了大自然中,或者说是以旅游为一本大书、特殊的书,阅读的意义、内容和阅读的情思、情感在这里展开。换了阵地,由书本走出到大自然,无论怎么换,换到了哪里,横看竖看,深入进去,还是阅读。
  如果说阅读是一扇扇的门,五花八门的门,五颜六色的门,包罗万象的门,也许是世界上所有的门的汇集之地——只是门上有把锁——那么,在心智和情感方面能比较全面地打开它的钥匙在哪里呢?
  这钥匙在每一个读者那里,这阅读的门内世界对钥匙的拥有者——人来说,永远都是隐秘的、新鲜的。但因为隐秘,因为未知,它永远都是一种人脑和心智、情感的黑箱操作,在黑箱中每个人所思所想所见所感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阅读的结果都是不同的。不走进这个黑箱你就无法破解这黑箱里的秘密。
  旅游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有待解谜的黑箱,隐隐在吸引我们去阅读。每个地方都有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好多本书都说不完。
  本来,对于单位近几年组织的旅游,我很少去。主要是受孩子拖累,不愿意乱跑。愿意静卧在家中,轻松地读读书,看看电视,捎带着写点东西,这些也都是十分逍遥自在的享受。另外,对旅游的阅读意像的认识还不深刻,所以,一直相信仅凭书本和屏幕,足不出户也照样能让天地在我心中。
  但现在“受特殊的阅读”的吸引,打算去了,于是就克服一切欣然前往。余秋雨体验的是旅游胜地的文化想象,可惜我没有人家那么大的阅读量和文化考察的大视角大手笔,但是,我也可以去体验令自己心动的东西,那就是阅读旅游。就是说,把自己的亲身旅游当成是阅读的一个课题,当作是阅读自然、阅读文化和阅读自己心灵的几篇文章,好好体味一下。
  每个人对自然山水和历史人物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亲身去看看、走走,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也许就能有新的发现。别人的旅游再好,旅游文章写得再好,那也只是别人的,代替不了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