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信,不能不听
标签:
《红楼梦》脂评本刘心武文化 |
□本报评论员 江水
刘心武是央视“百家讲坛”最早的坛主了,该栏目一轮轮走下来,感觉还是这个半秃顶的男人所作的讲座魅力最大。也不是说他的语言(文笔)最有风采,而是说若有哪位坛主的讲座(或书)值得看第二遍而不厌,笔者认为不是易中天、马未都、阎崇年、钱文忠、袁腾飞,只有——刘心武。
笔者因为不适应曹雪芹的文笔,故自高中时代就没把《红楼梦》看全,至今翻起来仍瞧不进两页。但红楼情结还是有的,看影视剧倒颇入迷,对红楼人物、故事、诗词等也时不时沾上一沾。然而直到听刘心武解《红楼梦》,笔者才觉得真正“入巷”。喜看“红楼解读”而不喜看《红楼梦》本身,这种变态行为绝大部分还是得益于刘心武。
听刘心武解红楼,神秘感如抽丝剥茧源源不断。其实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说,现在的红学探佚过于搞笑,胡适造恶匪浅。人家曹雪芹写的是文学作品,红学家非要把情节与现实一一对号。特别是在刘心武嘴里:秦可卿成为了躲避政治风险的皇族遗孤,并由此发展出一门“秦学”;虚构的大观园中的几位角色,竟能被“放之于康雍乾而皆准”,你不信都难。更绝的是,根据《红楼梦》前几回的判词,和胡适不知从哪个摊儿上买来的脂评本《红楼梦》中脂砚斋的批语,刘心武就把高鹗续写的后40回批得体无完肤。高鹗简直像个弱智,根本不是刘心武的对手——《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但刘心武也过于托大了,不仅推断出80回后的“真故事”(即曹雪芹“该”写的故事),还把每一回的回目都猜了出来,令人汗毛直竖。太有才了吧也,想续写曹氏红楼的念头岂不昭然若揭?
笔者原先也认为养活了无数人的红楼探佚学不是显学,而是“闲学”(闲的),但听完刘心武的忽悠后竟不由动摇起来。刘心武讲得实在太好,没办法。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听——听完你就信了。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刘心武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3月出版
定价:28.00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