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书馆报》来了

(2010-02-26 14:21:24)
分类: 本报·声音

 

□图谋

 

    从2009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欣闻:自2010年1月1日起,《新华书目报·读者新书目(购书指南)》更名为《新华书目报·图书馆报》,原刊号和邮发代号不变,其版面内容将继续在《图书馆报》中呈现。在归途之火车上,拟小诗《图林喜报》以示庆贺:《图书馆报》来了

      图千秋伟业,

      书人类文明。

      馆际多少事,

      报与图林听。
   

    在年会第7分会场《图书馆社会合作》上见到《图书馆报》执行主编姜火明,可谓一见如故。姜约我写点文字,我欣然应允。作为“老”读者和“老”作者,《图书馆报》来了,确实有话想说。
    最早了解《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是通过老槐(范并思)先生的博文《〈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提速》,此后又读到包租公(王波)在《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发表的系列美文,心生向往,欲一睹风采。2006年6月上海web2.0/library2.0会议归来,赶上“图林漫步”专栏编辑约稿,我顺便索刊。编辑当即答应,马上给我寄来近期专刊。有《名家茶座》《市场瞭望》《图林漫步》《基层馆建》《海外馆情》等栏目。版式美观大方,内容丰富多彩。每期都经过精心组织,从顾问队伍、记者队伍,到作者队伍,阵容强大。刊物办得很好,凝聚了广大图书馆人的智慧,也同时给图书馆人提供了若干新鲜的视角,是编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我在2006年6月19日的博文《读〈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有感》中写道:“当前,图书馆人有条件接触网络媒体的并不普遍,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优势互补。《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给我的感觉是《中国图书馆报》或者《中国图书馆界》。我欣喜地看到《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关系非常融洽,希望能够长期合作,互赢互惠。我认为《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可以考虑单独发行,有特色,有市场,创品牌,创效益。衷心期盼《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越办越好!”
    2006年6月,我曾在《〈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约稿感言》博文中如是说:“我一直在积极思考图书馆问题,非常高兴地看到图书馆界有贵刊这样一份刊物,乐意为贵刊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我对报刊是有相当感情的,当年的校报工作经历,倾注了不少心力。数年前有专业杂志编辑老师希望我为刊物组织专版,至今未敢承诺下来。才疏学浅是主要原因,此外,为稻梁谋恐力不从心。应允了的事情就要做好,是我的处世原则。此番应允,更多的是希望践行:努力做好月光馆员。”我作为“图林漫步”专栏作者之一,与范并思、程焕文、李超平、张广钦、于良芝、王波等众多著名图林人物同台演出,实乃三生有幸。所发表内容大都在博客上出现过,只是进行了一定的深加工,最后经过编辑老师的精加工。比如《图书馆2.0与图书馆信息技术部建设》,可能是题目偏长,编辑老师改成《图书馆的2.0生存》,我认为非常传神,恰到好处。自那时起至今,我坚持以月均两篇稿件给“图林漫步”专栏供稿,目前已发表专栏文章40余篇。3年多来我觉得:《图书馆专刊》约稿、组稿、选稿、改稿、采访、编辑、校样等等,劳心劳神,期期均很精彩,所有办刊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跃然纸上。《图书馆专刊》内容非常丰富,立足图书馆界,服务图书馆人和图书馆,图文并茂。众多图林人物闪亮登场,有大馆长大学者,也有小馆员和普通读者,这恰恰是我们不少图林人梦寐以求的《中国图书馆报》!
    《图书馆报》正成为图书馆界唯一一份新闻周报,将为图书馆采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服务,为出版社发布图书信息提供更专业的渠道,为书店、中盘商供货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平台,为关心图书馆建设的各界人士开辟相互交流的窗口。如今《图书馆报》已单独发行,衷心期盼《图书馆报》更加有特色、有市场,创品牌、创效益,越办越好!希望我们的《图书馆报》让更多的图书馆受益,让更多的图书馆人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