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里空调频频报警,不仅是白天,晚上也有;不仅是一台,而且是多台。空调运行中,突然响起“嘟嘟嘟”三声报警,虽然出风口风扇未停,但吹出的风已是常温,不一会封闭的室内就热得够呛。应该是外面主机“罢工”了,遂关闭空调开关,等待一刻钟到半小时再行开机,但不能保证接下来不再报警,事实上开机过程中,这样的报警会发生多次。
前几年也发生过空调报警,但不像今年这样频繁。查阅有关资料,这是空调的一种自我防护功能。当外界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空调主机的散热系统难以承受时,就会自动关机,并通过“报警”告知正在享用空调的人们。然昨天气温降至35,就没再发生这样的报警。
确实,今年入夏以来不仅高温天数多,而且绝对温度大都高于40,还持续时间长,空调的自我防护机制频繁启用似也在情理之中。上一次这样的持续高温,记忆较深的应该是在2013年,记得那时也有这样的报警,也着实紧张了一番。越是这样的时候,空调故障越是多,报修也不会及时上门,只能在酷热中煎熬。而这样的煎熬对当代人来说已是难以承受之重。
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空调的技术性能还有待改进。气温越高,人们越需要通过空调来降温。怎么会在人们最需要降温时,自己却先需要通过“罢工”来“降温”了?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另一方面人们对酷热的适应能力已明显下降。都说过去的夏天没现在热,其实不尽然。过去不仅没空调,而且有电扇的家庭也不多,在使用传统的消暑方式上大家都一样,心理也比较平衡。有条件的也可去影院孵孵冷气,但也只有一两小时的“享受”,电影散场时人们仿佛又回到“火炉”之中,而且其热辣程度更甚。
所以,有空调又不能依赖于空调。四季分明是人类生活的自然前提。对空调的依赖,多少有点“反季节”的意思。而“反季节”则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空调的报警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警示,警示我们要遵从自然。空调作为一种技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而绝不能成为一种对生活其决定作用的常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