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第十日,一早从“随申办”中查到了前一天下午核酸检测的结果,继续阴性。这一次的核酸检测,启用了“随申办”中的核酸码。其优点是“一次截屏,一月有效”,而不用像“健康云”需“登记一次,截屏一次”。当然,首次使用时大家同时登记截屏,网络拥堵,结果用各种身份证件手动操作才得以补救。由此“健康云”中的核酸登记查询功能被弃用,相关结果也只能去“随申办”查询了。
第十日是最“太平”的一日,既没有抗原检测,也没有核酸检测。不过,还有不少住户在楼群反复询问当天有没有核酸检测,可见在大家心目中,检测成了常态,不检测反而不正常了。当然,核酸检测也有好处,大家可以名正言顺地下楼舒展一下,许多人称之为“放风”,尤其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放风”更加珍贵。当然,事物也有两面性。“足不出户”让人们多少产生了对外面世界的恐惧,因此下楼检测时也是“全副武装”地做好防护。
今天很欣然。晚间,昨日“团购”的鸡蛋到了。那么大的鸡蛋才一元一只,在现在的形势下绝对是良心价。同时,在楼下住户那里“化缘”到了一袋米。这下对“结构性”的担忧暂时地化解了。
“团购”是非常时期集体自救的一种方式。首先是“团长”有需求,而供应商则要求“跑量”,于是“团长”出面集合群成员的同类需求,并与供应商成交,再由供应商设法送达小区门口,而由小区门口到家门“最后一百米”的压力全落到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身上,有时要连续工作到半夜,还要承受居民的某些误解。有一位昵称为“顺其自然”的保安“大白”更是有呼必应,周到服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当然,还有居委“块长”也不辞辛劳,几乎全程参与。
“团购”的健康持续离不开自律和规范。
从自律看,某街道公布的《倡议书》说得很到位。《倡议书》首先坦诚了社区的困难:“与日益增多的团购物资相对的,则是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力量的捉襟见肘,当前防疫工作任务依艰巨,核酸/抗原检测、社区医疗需求保障、防疫物资发放……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几小时喝不上一口水、没有一餐准点已是防疫工作者的常态”。然后,《倡议书》“强烈呼吁大家非必要生活物资不要采购或者参团,仅团购生活必须物资如米、面、油、蔬菜以及常用日化用品及防疫物资,不建议团购改善生活型物资,如酒、咖啡等。所有采购物资以满足基本生活条件和确保食品来源可溯、安全卫生为原则,暂时停止购买和团购其他物品”。
从规范看,有关部门迅速赶紧。市市场监管局发文对当前“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的提示函,明确以套餐形式销售商品的,在标明销售总价的同时,应当标明所含商品的品名和数量。“社区团购”组织者需明确售后服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时协调解决漏发、错发、退款等问题。市检察院也对如何提防“社区团购”的“囤货”背后的诈骗陷阱发出提示,要求优选官方平台组织的团购套餐、时刻关注所在街镇、区域公众号的更新信息、仔细核检主体信息,筑牢第一道防线、注意固定相关证据,充分捍卫自身权利等。
当然,对于团购品种的选择,即便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也要十分慎重。昨晚,楼里来了团购来的青葱,2斤一捆,大家看到顿时傻眼。因为青葱不像其他菜蔬多少还能储藏一段时间,它不用的话很快就会烂掉,放冰箱也不行。因此,青葱的买主在楼群里推销起来,但需求实在有限,而且结算也不易,不知后来如何解决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