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羲走了,他走在春天里。1977年,我在红旗电影院观看的那部歌舞艺术片也叫《春天》,李光羲演唱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曾深深打动了每一个景仰总理的人。我们农场的广播站经常播放李光羲的这首歌,久而久之竟让我学会了,至今仍能唱下来。
李光羲走得太突然了。2020年,他还上过春晚,精神矍铄,步履快捷,完全不像年过九旬。不久前,电视里还播放了有关他的《艺术人生》,他还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现在看来,这是多年前采访的重播。不过,一个人走前让人留下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也是一种幸福。人,总是要给人以美好,艺术家更是如此。
我知道李光羲还是在刚刚读中学的时候。由李光羲领唱的《巍巍钟山迎朝阳》,曾深深打动了我。这是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的插曲,当年还被编入了《战地新歌》的第二辑。《北京颂歌》,我最早听的是张越南的女声版本,她的歌声让我升腾起庄严的感觉。但李光羲的版本依旧延续了这种庄严,而且在这基础上增强了力度,至今还作为经典版本经常播放。
李光羲的歌声除了具有一般男声的浑厚,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明亮,这种“特殊”就是他音色上的磁性。这种带有些许鼻音的磁性,增强了人们对于李光羲声音的辨识度。1976年底,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重映。在看到《抗日烽火》一场时,尽管那时不可能有演职表,也不熟悉李光羲的长相,但一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我就肯定:这就是李光羲。
说起李光羲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祝酒歌》当仁不让。这首歌唱出了1976年“十月的胜利”的日子里人们的欢欣、激情和豪迈,让听众感同身受并不由自主融入其中,理所当然地名列1980年电台评选“听众喜爱的十五首歌曲”的榜首。虽然这首歌并不是李光羲原唱,但正是李光羲的演唱最好诠释了歌曲的精神,所以得到了听众最广泛的认同,以至四十多年经久不衰。
李光羲走了,离开了深深热爱他的听众。但他留下的歌曲,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仍将陪伴我们许久许久,以至不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