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冲刺】任务驱动:文化国潮

(2021-05-31 08:11:40)
标签:

2021

高考备考

作文

分类: 写作专题

【高考冲刺】任务驱动:文化国潮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国潮”是一种现象,它需具备两个要素:其一,要有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其二,要与当下潮流融合,更具时尚感。——凤凰网

材料二:“90后”“00后”是生活在国富民强时期的一代,拥有民族的文化自信,他们不再视国潮国风为老气、传统的符号,而是将其看作一种国际的文化浪潮、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界面新闻

材料三:近年来,消费市场上涌动起一股“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老字号品牌焕新,传统品牌升级,新锐品牌崛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对于“国潮”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现实进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此题的核心话题很明确,即对“国潮”的认识与感想。

材料一指出“国潮”的两个要素:文化和传统基因,融合时尚潮流。

材料二结合9000后的实际,表明他们对“国潮”的态度:正面肯定与认同国潮国风,突出文化自信

材料三引入当前市场上的国货新潮流,指明传统老字号正在崛起、焕发生机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总而言之,抓住国潮的核心点来写,注意适当结合三则材料的要点,联系当下的社会现实,写出即一名年轻00后的认知与感悟。

三则材料整体倾向于肯定、称颂国潮;但也允许考生秉持批判思维,冷静思考,一分为二,理性辨析。

 

【立意角度】

1.文化底蕴

国潮承载着丰富的中国元素、中华文化、华夏文明。国潮风的兴起,代表着传统文化和基因的新面貌,是民族品牌的健康发展。

2.民族自信

国潮热背后不仅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中国情怀、中国自信的彰显。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人对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元素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也在不断攀升,9000后也对国潮有了新的认知和追捧。

3.守正创新

传统品牌老字号,既要坚持正道,立足传统,守住初心,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胆创造,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走进广大国人包括年轻的9000后的视野,体现他们的审美喜好与消费诉求。

 

【好题示例】

守正创新中国潮

人不如己(少点欧美潮、韩潮、日潮,多点国潮)

国风正红,当不让

风起本土,向传统

国潮,打开文化自信的心扉

文化自信共“潮”生

国货崛起,扎稳传统之根

国潮热的实质是文化自信

悠悠国潮风,浓浓华夏情

华夏千年“潮”已起

国潮风起,文化复兴

国潮风,中华魂

国潮”才是真的潮

国潮”的春天更长久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

文化传统的“现代相遇”奔涌吧,国潮

国潮”重在出新

中国造,正当潮

中国潮,我们的骄傲

我们的国潮,自己的腔调

理性看“国潮”(不脱离传统的土壤;不是一时之热;不是赔钱赚吆喝)

【参考例文】

 “国潮”何以成热潮

泸州老窖香水、青岛啤酒外套、老干妈卫衣……最近几年,一波“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让人们记忆里那些朴实、低调的国货品牌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在现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国潮热”的兴起,折射出年轻人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当你买耐克鞋时,你可能并不仅仅是在挑一双穿着去逛街的鞋,还可能是在表明自己的生活方式,说明自己是什么人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他们对于跨国品牌的态度也从曾经的盲目崇拜走向了现实理性。

“国潮热”的兴起,也是国货的崛起。自2018年李宁携鲜明的中国元素登上纽约时装周之后,一大批国潮品牌向阳而生。曾经,进口大牌是品质的象征,国货只是大牌的“平价替代”;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制造”正改变着传统的刻板印象,更时尚、更前沿的中国品牌重新焕发出光彩,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诸多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水土不服也从侧面印证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要实现基业长青,离不开强大的本土思维。

盘点这些年“国潮热”层出不穷的符号、形象、题材等,一个清晰可见的特征是传统文化和审美的复苏。诸如祥云、繁体字等文化元素已经突破了文化圈层,加入这场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商业实践中,重新定义了“潮”的概念,并引发年轻人对“东方美学”的追捧。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潮热”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如果说,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国货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那么国货崛起也在重新塑造着消费者的文化追求,激发出内心的文化自信。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购物车里装的八成以上是国产品牌。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文化自信,购买国货、使用国货、分享国货才能成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方式。

事实上,不仅国货,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国漫、国剧等也借助传统文化IP实现了新生,还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自信地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去年以来,李子柒在网上的走红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中,她通过镜头,让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桂花酒有了新的生命,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个发现中国之美的窗口。不少国外网友纷纷感叹,“李子柒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那些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让“国潮热”澎湃不息,就要呵护好这份文化自信。“国潮”二字所承载的意义,远不止跨界融合的商业创新。因此,对企业来说,切不可仅把“国潮”当噱头、借势营销。如果只是堆砌文化符号,不挖掘核心价值,失去了对文化的敬畏、对品质的坚守,既无法恰当传递出潮流理念,也与“国潮”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国货品牌弯道超车的路上,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文化自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