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时评 |
分类: 写作专题 |
把猪肉当奖品,这个办法好!
2020年1月10日,四川巴中。某小学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发猪肉作为奖品,每人约2斤,共18名学生。校长称此举是为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学习成绩带来的喜悦。有家长称奖品很实在。(1月13日澎湃新闻网)
四川巴中某小学在学生放寒假前奖励优秀学生每人2斤猪肉,这个办法好。
把猪肉当奖品有意思。在人们的印象中,学校给优秀学生发奖品,精神层面的有奖状、证书,物质层面有文具、现金,而把猪肉当作奖品发给学生则显得别有新意,尤其在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18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每人得到2斤猪肉的奖励,无疑会让许多学生羡慕不已。可见,“成绩好有肉吃”,还真不是说了玩玩的。
把猪肉当奖品有意义。与现金或者其他学习用品不同,作为奖品的猪肉不能独自享用,只能与他人分享。孩子把猪肉拿回去后,既可以做一顿丰盛的饭菜,让全家人一起享用,也可以送给其他亲朋好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看到自己付出后的收获,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在满足口腹之欲时还得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精神鼓励和价值肯定。而获得猪肉奖励的学生更会从这种分享快乐中增添无穷的精神动力。
把猪肉当奖品有意味。教育无小事,事事即大事,给优秀学生什么奖励,考验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智慧。毕竟我们已经走过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如果学校还奖给学生学习用品或奖状证书,很难让学生和家长为之心动,更不要说在内心掀起波澜了,但是奖励猪肉就大不一样了,家长在分享孩子进步和荣誉的快乐时,也会带着喜悦和感恩之情,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如此一来,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孩子无疑会变得更加优秀。
当然,给优秀学生奖励猪肉的学校远不止四川巴中的这家小学:2016 年2月26日,浙江温岭石桥头镇中学举行开学典礼,为上学期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5斤的猪肉作为一等奖学金,3斤作为二等奖学金。据了解,石桥头镇中学已经是第三年以发肉的方式奖励学生了;2018年4月21日,重庆市万州区南京中学在一次高三“二诊”模考后,奖励年级前20名学生,每人五斤猪肉,每一份猪肉上都贴这着红色的纸条,上面用黑笔写着“分享成功”的字样;2020年1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翰林学校为奖励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给90名学生发猪肉,学生根据名次领取猪肉,第一名30斤,第二名20斤,第三名一只猪脚。一些同学将猪肉用竹竿抬回家,低年级的同学则是家长用背篼背回家,引来旁人羡慕的目光。
可见,把猪肉当奖品真的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味,用网友的话说:“这份奖励很实在。”
附:
奖励猪肉,挺“走心”,接地气,有创意
——评贵州翰林学校给优秀学生发猪肉
2020年1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翰林学校为奖励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给90名学生发猪肉,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据校长王昊介绍,翰林学校是民办学校,全封闭式教学,全校有一至九年级,总共30个班1700余人。往年,每学期对班上期末考试前三名的同学给予现金奖励,第一名300元,第二名200元,第三名100元。
“1月7日突然想到的,将肉带回家也能增加过年的气氛。”王昊说,学校在小镇上,学生领点肉回家,实惠又有节日气氛。为了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再接再厉,做好榜样,以发猪肉的形式奖励学生更有意义。
1月8日,王校长通知班主任统计班上前三名的同学,老师们这才知道今年的奖励是猪肉。由于当地没有300至400斤的生猪,王校长就到六盘水生猪市场购买。最后,以19.6元每斤的价格买了7头猪,每一头猪平均400多斤,总共3000多斤,折合价值5万余元。
9日,在学校的表彰大会上,猪肉依次排开,学生根据名次领到自己的猪肉,第一名30斤,第二名20斤,第三名一只猪脚。一些同学将猪肉用竹竿抬回家,低年级的同学则是家长用背篼背回家,引来旁人羡慕的目光。
“没有具体算过账,只是想奖励学生,让他们高兴,家长讲得最多的是谢谢。”王昊表示,当天的猪肉全部奖励给学生,发猪肉也算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对家长的回报,也更实惠。
对此,网友纷纷点赞,评论道:“猪肉奖励非常实在。”“又是别人家的学校。”“真的是实凭实力吃肉。”“校长家可能是养猪的。”
对此,有网友表示不理解。学生时期的奖励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要发放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奖品,激发学生的自我荣誉感,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都能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读书。而发几斤猪肉的话,几天就吃完了,无法发挥奖励的最优作用。
还有很多网友对这一做法表示支持。今年因猪瘟导致年底猪肉紧张,学校此举堪比雪中送炭呢!学校在小镇上,学生领点肉回家,即实惠又能增加节日气氛。发猪肉这一创新做法使用有限的资金,让学生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宣传了这个学校。从目前影响来看,这个宣传效果还是很好的。
把猪肉作为奖励,属于看得见的实惠。这不得不让大家佩服,给校长点赞。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给优秀学生奖猪肉,另有含义。据报道,这些学校9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里生活都比较困难,吃肉算是一件奢侈事。
学校将奖品改为发猪肉,非常实在,非常实惠,也算是给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孩子父母在享用孩子带回来的猪肉的同时,也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有利于家庭、社会对优秀学生的再教育,有利于鼓励学生,有利于激励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关注。
古时弟子用干肉敬孔子,其实含有学费的成分。现在学校奖励学生猪肉相对古时而言,有反其道之意,性质也完全不同,这样的奖品可谓是一种接地气的创新。
让家人分享孩子的喜悦,这种朴实的奖励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自豪感也是不言而喻的。较之于一般的发放钢笔、笔记本等文具用品奖励,给学生发猪肉,的确颇显新意,拿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让学生懂得感恩,也算是挺“走心”的。
奖励猪肉可真是实在,晚上爸妈肯定给孩子们加餐了。当孩子把猪肉带回家时,家长必定会对孩子一番表扬,不仅促进了家庭的和谐,而且还有利于家人对孩子学习的肯定。
贵州翰林学校期末奖励猪肉过年,有心意,也有新意,我为这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