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田中老李
田中老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80
  • 关注人气:2,0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胡家俊解析适应性考试作文题

(2021-02-05 09:17:53)
标签:

转载

分类: 写作专题

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23题 考查作文,能力层级E与F。

【解题说明】

(一)材料解读

(1)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2)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3)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5)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6)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7)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8)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作文给出的材料一共有8句话,可以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1)—(3)句,交代了抗美援朝的背景,暗含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定性。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敌强我弱,但是面对国家的威胁,我们必须勇于战斗,不畏强敌;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到朝鲜战场去不是多管闲事,更不是侵略,是保护新中国,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人民奋起”斗争,表明其自发性,志愿军,这是站在正义一边的。

第二层:是第(4)—(7)句,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况。分别介绍了前线的情况、后方的情况、战争的结果和意义。第(4)句是前线的情况。参战规模大,牺牲大,涌现出来的英雄功臣多,有名的、无名的英雄功臣很多。可以提炼出英雄主义精神,敢于担当精神,等等。第(5)(6)两句话,是后方的情况。第(5)句话重点词是“万众一心”,可以提炼出团结一心的精神。第(6)句话,说的是武器募集活动,可以提炼出对于国家需要,“匹夫有责”的精神,万众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国奉献的精神。第(7)句话说的是战争的结果。可以提炼出不怕困难,艰苦卓绝的精神,命运与共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三层:是第(8)句话,给抗美援朝精神定性,这是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就是材料第一二层挖掘出来的精神,我们不敢说囊括了抗美援朝的所有精神,但是最起码有部分的理解。抗美援朝的精神可以理解为材料所展示给我们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为了国家勇于付出、甘当英雄、不惧牺牲、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等,可以是国家、战争、社会、家庭、个人等,理解可以比较宽泛。抗美援朝精神,考生的理解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两个重点来立论。

(二)写作任务解读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写作任务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给出了作文的主题和创设了写作的情景。作文的主题是“铭记历史,迎接挑战”,“铭记”,就是深深地记忆在心中的意思;“历史”,是特指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这个是基本的理解,可以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扩大到广泛意义上的历史,但是不能跨越这段历史,直接就理解为广泛意义上的历史。“挑战”,可以是现在的挑战,可以是未来的挑战,可以是社会的、世界的、国家的现在与未来的挑战,如疫情挑战、网络安全挑战,环保问题挑战、气候问题挑战、贸易战……也可以是个人面对的现在和未来的挑战,如考生面对的高考的挑战、未来走向的挑战……“铭记历史,迎接挑战”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铭记历史与迎接挑战都能够在文章中作为主题突出出来才是最好的。

第一句话同时创设了写作的基本情景,就是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这是一次征文活动,征文的文体要求没有具体限制,只要符合这个主题要求,就是可以的。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校团委,校团委是青年学生的政治组织,是青年学生表达政治意见的一个平台,也可以是青年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一个平台。征文活动面向的范围,征文写作的目的,是评奖呢?是聚集意见呢?是公开发表呢?没有明确的说法,写作对象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模糊理解。

第二句话是“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这是一个任务性的指令,要求考生写作一篇文章,要结合材料,要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就是要有感性认识,又要有理性认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