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田中老李
田中老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443
  • 关注人气:2,0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2020-02-24 11:24:26)
标签:

2020

寒假

教材

分类: 学习辅导

[寒假作业]

《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停课不停学”高中语文第二周课程

 

为尽量减少小学生上网时间,保护学生视力,并防止中小学生同时上网出现网络“拥堵”,教育部对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停课不停学”有关学习资源做了分工调整。由中国教育电视台4频道于217日播出小学生学习内容,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中学生学习资源,不代替学校正常课堂教学,仅供复习或预习使用。

 

本周课程: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明天学习《庖丁解牛》(一)(二),共38分钟。

一、课前学习准备

1.学习任务

1)了解庄子及《庄子》相关文化常识。

2)阅读文章,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3)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成语与特殊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4)赏析文中庖丁解牛时的场面描写。

5)梳理庖丁“解牛之道”的三重境界。

6)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

2.学习用具

1)教材与笔记本

2)古汉语工具书

3.学习方式

1)观看视频课学习

2)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

4.说说你所知道的庄子(其人其事其作其主要思想)

答:

 

5.大声朗读至少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标上拼音),读清句读;结合课文注释,将不清楚的地方标上记号。

 

6.文章共4段,大致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请据此梳理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二、预习作业

要求:课前独立完成,听课过程中订正自己的答案。

(一)字词篇

1.写出红色字体的通假字。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字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3.解释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特点(属于哪种句式)。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5.解释下列文言虚词的意思。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寒假作业:《庖丁解牛》预习作业


(二)内容篇

1.庄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

 

2.细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1)庖丁追求的“解牛之道”是什么?(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2)庖丁是经过哪三个阶段才寻求到“解牛之道”的?(请依提示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第一阶段:始臣解牛之时——

第二阶段:三年之后——

第三阶段:方今之时——

 

3)课文是说“良庖”和“族庖”有何不同?(找原文)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4)庖丁解牛的技术如此高超,那他在解牛时有没有遇到难解的地方?他是如何做的?(找出原文的句子)

 

 

5)你认为庖丁解牛技术如此高超的原因有哪些?

 

 

3.关于庄子在文中所谈的“养生之道”的探讨:

1)这种“养生之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养生之道”的?

 

 

三、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摘抄并解释文中的成语。

2.课外翻看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及据此改编的动画片《庄子说》。

3.自读《庄子·养生主》全文。

4.抽空完成后面所附的本课“同步练习”题。(之后听老师讲解时更正答案)

 

 

【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所(yǐ)       (xínɡ)        (chù)

B. (huò)      (xiǎnɡ)     (huā)

C.大(xì)      (kuǎn)      (huò)

D(zhònɡ)   (qìnɡ)      (páo)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嘻,善哉!技至此乎                 盖:大概

B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         委:堆积、散落

D刀而藏之                           善:揩拭、擦拭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良庖更刀                岁:每年

B.假舟楫者,非能        水:游水

C.每至于                  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D鱼虾而麋鹿            侣:好伴侣   友:好朋友    

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

C.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省略句)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视为止,行为

B虽然,每至于族

C.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庖丁文惠君解牛            冰,水

B.而刀刃若新发            青,取之

C.刀刃者无厚                吾尝终日思矣

D.神遇而不以目视          美于徐公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D.庖丁解牛这则寓言,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深刻哲理。

8.庖丁解牛的故事对同学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9.阅读并理解文段含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养生主》

 

 

10.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译文: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逍遥游(节选)

庄 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1)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2)无所容。非不呺然(3)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 (4)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5)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 (6)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7)。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8)乎?卑身而伏,以候敖(9)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10)。今夫斄牛(11) ,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12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注】 (1)瓠(hù):葫芦。(2)瓠落:宽大的样子。(3(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4掊( pǒu): 击碎。5洴澼絖pínɡpìkuànɡ):漂洗丝絮。6“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7)樗(chū):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能用作器材。(8)狸(líshēnɡ):野猫和黄鼠狼。(9)敖者(áo):嬉游的小动物。10网罟(gǔ):捕鱼及鸟兽的工具。11(lí)牛:牦牛。(12)彷徨:翱翔,悠游之义。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栽种

B地而封之             裂:划割

C.立之涂,匠者不       顾:顾虑

D.不斤斧,物无害者     夭:夭折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作师说贻之

B.忧其瓠落无所容                刀刃者无厚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药者          始臣解牛之时

D.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其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

3.下列对原文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对庄子的学说加以否定。

B.同样拥有“龟手药”,有的只能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有的却能用它获得封赏,庄子用这个故事说明惠子“拙于用大”。

C.惠子又用樗树大而臃肿、不中绳墨、不合规矩的比喻,再次指出庄子理论的大而无用,希望庄子能接受儒家的观点。

D.庄子巧借惠子樗树的比喻,提出即使真是百无一用,但仍可以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保持“逍遥”的境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说明]
      答案听讲课老师的:除“同步练习”在“作业和试题讲解”课外,其余均在本课(一)(二)中,请边听边校对并更正错误。本博不再另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