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没有系统观和整体观,企业做不好全面预算管理

标签:
帮办式咨询周彦平管理咨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杂谈 |
没有目标,就如同没有决定目的地的航船----在茫然中徘徊,因此,企业必须确定目标。有了目标,明确了方向,可以使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依据目标进行管理、依据目标控制自己的行为。
目标必须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计划和预算层层分解到各个单位和部门,找到责任主体、责任人,进而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局面。因此说,计划和预算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现在正是企业启动制订下一个年度计划和预算的时候,企业必须建立起制订计划和预算的整体框架,它涉及预测、规划、业务、预算、反馈跟踪与绩效等多个环节。
企业正是在这些环节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造成效果不佳。
在预测方面主要表现在:预测基本上是统计数据乘以增长率,很难做到详细的业务量预测;收入数据不连贯,数据的可比性和误差较大;没有引入滚动预测和预算,年度预测和预算不能及时反映市场和技术变化。
在规划方面主要表现在:下属单位的战略规划的水平参差不齐;集团战略未能真正地落地,战略对实际业务及预算的指导有限;战略目标不能有效地分解;由于缺乏战略规划,一些公司在战略战术上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被动地位等。
在业务计划方面主要表现在:计划与预算脱节;子公司的业务目标、计划往往滞后于集团预算下达;对计划流程同预算流程的区别与联系认识不清;业务目标、计划未能成为预算及资源调配的依据;公司职能部门对子公司职能部门在进行业务指导时,不考虑资源的需求和限制,往往导致业务目标与预算目标冲突等。资本投资方面,由于核心能力(尤其是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没有内化,投资立项和可行性评估变成可批性。
在预算编制方面主要表现在:上级公司对下级公司主要实行预算总量管理,缺乏对具体业务活动的协调及指导;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编制方法以增量预算为主,以历史推未来,与业务活动不对应;没有引入预算分类,市场变化和决策干预导致预算的经常修改,预算严肃性无保障;将预算科目等同会计科目,预算编制基于会计科目,没有从管理角度出发按照重要性的大小来设置预算科目及分配资源;预算未能切实落到具体责任主体;公共成本未能实现分摊(如人工和办公面积等),不制订部门预算等等。
在信息跟踪反馈方面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难以支持差异分析,没有根据需求设置预算科目;资本开支项目管理过程中统计口径、财务口径、计划口径不能统一;缺乏成本标杆、标准等对预算进行跟踪分析的工具;管理报告对决策的支持水平不够等。
在绩效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设计的导向性不够科学;考核指标大多为收入类指标,缺乏资产回报率类指标;现有会计核算系统的能力无法支撑多维度盈利性的分析;考核过程中责、权、利不统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