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起点之后  一直向前

(2010-08-16 17:01:05)
标签:

媒体从业人员

网络编辑师

鸽子

武汉

校园

分类: 教学与认证
在这满目苍翠的7月末,刘老师和鸽子于几天前,去了南方城市宁波出差,参加为期5天的《网络编辑》教师资格认证的集训。几天后,看到了鸽子在美丽小城集训结束后发表的日志,一路见闻广博,经历精彩。想来,鸽子是不虚此行、获益匪浅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此去是带着大家共同的目标和期许,我期盼他们会带回来更多新的资讯与技术。
 
3年前来这里工作后,便常听刘老师的判言:10年后传统媒体或将消亡,大批的媒体从业人员将面临转型,或是在此基础上转向网络。
 
刘老师此番断言不是无凭无据,而是凭一位资深媒体人的敏锐、一位具有前瞻性的长者眼光,看待今日纸媒与网络的格局。传统的纸媒,印刷、发行成本居高不下,传播媒介也局限在纸质介质上,同时还面临着网媒的冲击。现今电子杂志纷纷呈现,花样迭出,令人目不暇接。还有信息的浏览,人们更倾向于新浪、SOHU、南方网、东方网等大型门户资讯网站,一些小型的综合资讯网站更是无以量计。而我们的纸媒,仅是冰山一角,静待一隅。尤其期刊,无论印制多精美,在过了时日之后,未卖出的杂志,只能当做过刊廉价处理。作为媒体从业大军的一员,看到这样的景象,未免心痛甚至刺痛。
 
痛定思痛,传统纸媒面临着转型,从业人员也将对自己未来的路作出调整和规划。此次,刘老师和鸽子率先南下,不顾酷暑严热,只为探索新的路径。作为后方人员,在静待他们的归来时,也时常趁着空余时间了解职业的前瞻性及熟知网络编辑的重要性。是工作需要,也是为自己日后的职业拓宽些道路。在为纸媒前途感到隐忧时,也为自己能近水楼台的学些东西感到庆幸。
 
几年来,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从初来时句不成段、文不成篇,至现在偶尔能写些文字。虽自己从事的本职工作是版面设计,无需写下过多文字,但身在这个大家庭里,难免受到刘老师及周围一群人的影响。敬佩他们对于专业痴迷的态度之时,也受到了某些言传身教的教化,为人处事的完善、视野的开阔、文学素养的提升等。耳濡目染之时,也渐渐拾起了弃之许久的笔,敲下了一行行字。而今,顺着局势的变化,转向网络,更是不二的选择。
 
还记得上次在王老师主持的小会上我曾说过的话,黄主任、鸽子、我,三个人集中自身现在所拥有的优势,才能算得上一个初级的网络编辑师。而网络编辑师在武汉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名称,听者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涵义,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简单——会复制粘帖就可以的,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才能做。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并对网页进行美化等等。其实我认为,黄主任与鸽子更具备转型的优势。黄主任文采了得、文字功底扎实,鸽子能打造网站框架及懂得网络营销。而我,充其量,只会看看网页的美和丑。若准备转型,要学的东西太多,背后应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才是。
 
还有在最近看过的资料里,得悉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且岗位要求也将越来越严格,北京、上海、沿海地区已经明文规定持证上岗。而我身处的华中城市武汉,显然还未意识到其职业前景和重要性。此番还了解到,大多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多是由之前从事过文字记者、活动、社区、运营、公关、设计、美编等职业转型过来,自己客观条件虽不足,但是也做了几年杂志美编,就抓住这点优势吧。趁势在即,此时不学更待何时呢?
  
人总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珍惜拥有,感恩一切。在前行的路上,也想引用鸽子已经引用过的歌词:沿着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面对风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