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应该搞清的两个问题
为卿画眉/文
(原创文字载于《西安日报》)
“三皇五帝”中“三皇”一般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三位最早帝王(据《尚书》);而“五帝”大多数人以为是指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和中央的黄帝(依据《吕氏春秋》)。后来黄帝征服四方,成为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领。当然,依据不同的史书还有数个不同的说法,笔者对此不做探讨。这里就两个基本、但又是许多人含混不清的问题作以简要阐述:
一、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被后世称为“黄帝”
华夏儿女都承认自己是黄帝子孙,是黄帝的后裔,然而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被后世称为“黄帝”呢?
黄帝在征服四方之后,顺应天时地利,引导百姓种植谷物、收获粮食,免于饥饿。教人们利用水火并聚集财富,在其英明引领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上古时期,无疑人们最基本的生存依靠就是来自于土地,当时的百姓对土地有一种至尊至敬的图腾似的崇拜,而黄帝所在的中原大地,土壤尽是黄色,黄帝也因其教化之功,被称之为“以土德为王”。因此,后世就尊之为“黄帝”。就此来说“黄帝”的称谓,包含着人们对土地这一最基本生产资料的一种崇拜。
在后世,人们也都以“黄”为尊贵,例如帝王身上的龙袍,刺绣的龙都是黄色,王室禁宫以内的门都漆成黄色,满清“八旗”最为尊贵的是镶黄、正黄,帝王给臣子赏赐中,有一种象征荣耀的“黄马褂”等等。
二、黄帝和皇帝的区别
许多史书上往往把“黄帝”和“皇帝”等同起来。严格来讲这是错误的。因为“黄帝”是专指华夏儿女的先祖,是一种潜藏在民族血液里的图腾似的标志符号。而“皇帝”则是象征封建王朝的最高权利执掌者,二者不是一个概念,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更不能等同。
中国的史书,有关黄帝及其事迹的记载多矣,但是,黄帝作为华夏的始祖,是不容置疑的。
堕落街旁的非常大学生活
描述最真实的大学:为卿画眉长篇校园小说连载《堕落街上非常的大学生活》
为卿画眉博客首页
(笔者邮箱::luxucai@webmail.hzau.edu.cn。专题策划媒体合作QQ:89416473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