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的湖>玉溪抚仙湖


标签:
云南昆明玉溪抚仙湖盘龙寺旅游 |
分类: 随笔心情 |
我们先从山开始。
玉溪山中云雾缭绕,让人印象最深的却是山路间盛开的五月花:凤凰花,那火红的云霞一般的感觉,让人心情大好。
其次就是漫山墨绿葱葱的森林被砍伐后,剩下一块块黄色土色的地面,当地都在种上了矮矮的烟草。看着这满山一块块的疮疤,作为环保从业者的我不禁唏嘘,人类发展赖以生存的经济,却要牺牲这些得天独厚的环境作为代价。不久前才因为农民开垦焚烧森林引起的玉溪特大山火(据说逼近了玉龙雪山),还有云南全省大旱的不可完全确信说法之一是因为云南烟草吸收太多了水分影响了生态,甚至那烟草产生的化学物质使土壤盐碱化然后荒山的过程,都让人感触很深。
云南的自然资源太丰富了,我们来到一处山间温泉,滚烫的温泉水从山上不断涌下来,当地人支起大大的竹棚,挖了一个个水池,温泉水引入水池中,人们坐在温泉水里,烫着脚吃饭,不一会我的脚就红了,而且热气直冒头顶,温泉水里煮好的鸡蛋火腿肠和鸡汤都非常美味。
Cara Dillon-Blue Mountain River
不到抚仙湖不能体会湖泊的深度。
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抚仙湖水的补给除靠雨季四周沟溪汇集外,湖岸周围还有大量的地下泉水涌出。抚仙湖水清澈纯净,属于一类水,透明度平均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是中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居云南省湖泊之最。平均湖深达95米,最深处可达158米深。光线亮度30米。
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让远古海平面的一座大峡谷沉入了这淡水湖底。深不可测的抚仙湖表面一望无际,与远山和蓝天白云融合在一起,站在湖边吹着风,坐着小船在湖上游览一番,又或者在夕阳晚霞四溢的傍晚走在湖畔,数着天上的粉红色云朵,品尝大自然馈赠的鲜美湖鱼汤和特色的原生态的有机农家饭。
在湖边数着短暂停留的时间,体会着一座仙湖,因有容乃深大,做人亦要如此。
愿变作彩霞,停留在这湖畔,忘记所有的烦恼,只有永恒自由
傍晚,彩霞退去,湖静,如镜
往昆明机场走的时候,路过了著名的佛教圣地,盘龙寺。一座非常灵的寺庙,还有一座常常出现在古龙金庸中的寺庙。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离晋宁县晋城镇东南3公里,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寺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是当时的莲峰和尚所建。传说建寺的时候,这里是山谷间的龙潭,有蛟龙藏身在这里,盘龙祖师莲峰和尚念起法咒驱赶蛟龙,而后潭水干枯,莲峰和尚就在这里建寺,称为盘龙寺。另一种说法是潭中原有六条龙,其中五条被赶走,而有一条龙不甘心被赶,于是就兴风作浪,莲峰祖师做法将它降服,并且令其为坐骑。建寺后信徒越来越多,香火也越来越多,不久莲蜂和尚坐化,被尊为“盘龙祖师”。明朝初祖源和尚又继续扩建盘龙寺,建盖藏经楼、观音殿,使盘龙寺初具规模。据《徐霞客游记》记载:“盘龙山莲峰祖师,名崇照,元至正间以八月十八日涅磐……至今日以此为盘龙会。”
明代盘龙寺鼎盛的时候,寺观有数十座,庙宇450间,佛像1000多尊。如今的盘龙寺,亭台楼榭、阁楼高耸、古钟长鸣、碑铭林立,其建筑之精美,风格多变,文物古迹荟萃一寺,在全省首屈一指。历代文人骚客,在盘龙寺留下了不少诗词、书画、楹联、横匾、碑铭等,尤其以明朝永历帝、元梁王和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担当、钱南园、袁嘉谷等人的手迹最为珍贵。现在还存有古代碑刻十余处,文物价值较高,例如《大盘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具足禅院碑记》、《盘龙寺初立常住碑》、《永历帝敕文碑》等,已经被列为昆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元朝末年所立的《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碑,这块碑在祖师殿左廊下,是崇照大师圆寂塔的铭文,记录了崇照大师在昆明传播佛教禅宗学说、创建盘龙寺等事迹。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