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丽的遗憾【连载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报告文学 |
2011年,美丽的遗憾
现代人都要经历人生三关:升学关、求职关、婚姻关。这三关的每一关都离不开追求与奋斗,但也常常伴随着运气与机缘。作为人生第一次腾跃的升学关既标刻着生命弹跳的高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后两关的人生走向。于是,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甚至是从幼教阶段起,中国的孩子们就开始了向人生第一关的长途奔跑,高考则成为人生第一关的集体大冲刺。
2011年,我们和女儿一起加入到了高考冲刺大军的行列,与孩子共同体验了跨越升学关的艰辛与不易。这一年,忙碌,紧张,奔波,焦虑;这一年,希望与失望杂陈,欣喜与婉惜交替,欢乐与沮丧互现;这一年,体力备倍受消耗,精神备倍受磨砺,情感备倍受煎熬,回想起来可谓刻骨铭心!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像高考一样把数百万家庭的希望、祈祷、担心、不安紧紧地浓缩在同一时间里,且年复一年地上演。高考,一场以经历十二年的中国式教育为抵押、以一年仅有的一次冲刺机会为赌注、决定前程和命运的人生大闯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赢还是输,对任何家庭来说,都像是在经历一场人生大赌博。因为,没有人可以担保不会发生闪失和意外,没有人可以肯定必然中不会出现偶然。然而,中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的录取规则却容不得小小的闪失与偶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于是,欢与悲、喜与痛、希望与失望便会在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相应发生。顺利过关则皆大欢喜;遭遇失意,则相当一段时间给全家人带来挥之不去的痛苦和折磨。
2011年的高考一如往年,但是对于我们和孩子来说却是跌宕起伏、充满煎熬。女儿以犯得最不是时候的错误让全家人真真切切体验了中国高考游戏规则的无情与残酷。
按照女儿的成长轨迹、平时成绩和自身实力,她本可以顺利进入中国顶尖的理想大学。因为高三阶段的一次次模拟练习,证明她已经冲在了高考大军的最前面,稳稳占据了高考竞争的有利位置,她以优异的成绩不断为自己添加着实现目标的砝码,持续提升着老师和家长对她的信心和希望。我们为她稳定的成绩感到高兴,同时更为她高考前表现出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健康成长感到欣慰。因为,对于中国的考生来说,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阶段,有形与无形的压力如影随形,作为家长,我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状态,因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一切信号和指向似乎都在朝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发展,然而,应该收获的时候,一切努力和希望似乎都变成了泡影……
如果说,任何结果人们都必须坦然面对和接受的话,那么高考的失利往往会让考生和家长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自拔,因为,从初入小学的幼童到迈进大学校门的青年,十二年的长途跋涉,十二年的艰辛付出,对中国孩子们来说,是早早就背负着一个既定目标的沉重之旅,对家长们来说也是并不轻松的陪伴。在无法逃避的教育体制约束下,女儿和所有孩子们一样经历了中国式奋斗。
在中国的城市里,养孩子最大的成本和付出恐怕就是教育。为了顺利跨越人生第一关,奠定人生的第一个高度,从进入小学之际,家长们就开始倾尽心血为儿女们铺路架桥,占据求学的最佳跑道。升学对孩子是关口,对家长同样是考验,孩子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每一次选择都不是轻松的话题,因为每一次选择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女儿上的小学是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培训基地----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如果按照就近入学的规则,家住北京东南三环外的我们,只能让女儿进入教育资源比较薄弱的学校。
北京朝阳区,这个占地面积位居北京城近郊区之首、外资企业云集、写字楼林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经济实力雄厚的现代城区,教育资源却很难与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势头相匹配,子女入学往往成为众多家长最为头疼的大事。
在北京乃至在中国各大城市,住在名校附近的学区房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住在这样的区域,不仅能节省一笔不菲的择校费,如果还有闲置房,更能给家庭带来丰厚的收入,挣得一笔不菲的租金。
不甘心将孩子随便扔在一所就近入读的学校,于是,我们找朋友帮忙,终于让孩子进入了一所在北京较有名气的学校——光明小学。
光明小学实行快乐教育,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为学校能够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感到欣喜。我们希望生来带有几分胆怯、性格文静的女儿能够在一所快乐、宽松的校园环境里变得更加活泼、阳光、自信,我们希望孩子在校园里不仅学到书本知识,更要树立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学会快乐地与人相处。
新生入学的家长会上,光明小学的刘永胜校长亲自为家长们作报告,这是一位有着丰富管理经验和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专家。报告中刘校长特别提到学校推行的“我能行”教育理念。他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只有让每个孩子从小拥有阳光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才会成就他们自信的人生。
至今我们还记得刘校长介绍光明小学的一段话。他说,光明小学毕业的学生,进入中学后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却是很有潜力的学生;因为学校不主张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进入满负荷的紧张学习状态,如果小学阶段就已经不堪重负的话,那升入中学、大学乃至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还会有多少潜力和上升空间呢?另外,光明小学的学生有着比较强的外语优势,因为光明小学的英语教学很强,学校拥有市级一流的小学英语教师,这会给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
在应试教育左右校园的时代,刘校长的报告,却让我们感到喜悦和踏实。
直到今天,女儿依然记得这样的一段话: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你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
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
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六年的小学时光,我们和孩子都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乃至校园的环境营造上,深刻体会并感知到“我能行”的教育理念。但是,具体到每个班级、每个 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这一理念能够多大程度转化到老师的教学和言行当中,则是因人而异、差距甚远。学生是否能够沐浴到先进理念的明媚春光,关键还要看班主任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打开那扇窗,这取决于班主任的思想认知、教育水平,更取决于老师自身的性格和心态。
孩子的第一任班主任是一位看起来很精干、要强且有着出色表达能力的年轻女教师,起初,我们曾非常高兴孩子能分在这样的一个班级。记得那时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在电话的语音信箱中听到班主任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以及对班级情况的总结,语音信箱成为当时老师和家长建立联系的纽带。我们时常会从班主任老师略带沙哑的声音中体会到小学老师的辛苦和不易,并为此而感动。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的不安也随之加重。因为从孩子的神态和言行中,我们能够感觉到她对班主任老师越来越强的反感和惧怕,在以“快乐”为教育理念的学校里女儿为什么快乐不起来,这让我们十分担忧。孩子的学习很优秀,不需要我们操心,但是,她似乎总希望自己能够隐藏在人群中不被关注,希望保持既不冒尖也不落后的“居中”状态。起初我们很诧异这么小的孩子何以有那么强的“中庸”思想,是什么让她有着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段的“人生哲学”?渐渐地我们了解到班主任老师认真负责的另一面——严苛和人格分裂。比如每当学生忘记带学习用具,她就会严厉批评且责令孩子回家去取,因此,女儿每天早晨上学时总是诚惶诚恐,生怕落下一件学习用具。比如她感觉哪个孩子对她“不恭”,便会动用语言“软暴力”,竭尽挖苦之言辞,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比如,每当班里有公开课她就会一改平时的严厉代之以满面春风、和颜悦色。不仅如此,每次公开课前提什么问题、谁来回答,她都要给学生先布置好。记得那时女儿总是生气地告诉我们说,班主任太假了,平时上课她怎么没有一点笑容啊。小学是孩子社会认知的早期形成阶段,老师的言行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学生们的心智,而一个有着人格分裂的老师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影响是我们非常担心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三年级时学校曾进行过一次针对各科老师的评价调查,且要求直接交到学校而不用经过班主任之手。这样一次可以客观评价老师的机会,女儿竟然给了班主任最高的评价。我们很奇怪一向对班主任不满的女儿为什么不敢如实评价,事情过去很久之后,女儿才告诉我们说班主任已经要求学生评价调查表事先必须要经她审看,难怪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特别想和这位班主任老师沟通,但是,孩子太小,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无法知道给老师提出意见哪怕是委婉的意见,老师是否能真正接受,且一旦将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其结果恐怕更糟。其实这是小学教育当中很多家长的感受,孩子就像是抵押品让家长不敢轻举妄动。
庆幸的是三年级的时候,这位班主任怀孕了,当听说要换班主任时,女儿的高兴与激动简直无法言表,大有翻身得解放的感觉。而将孩子带到毕业的继任班主任也确实深受学生们的喜欢,自此,女儿在推行“快乐教育”的光明小学真正度过了愉快的小学时光。快乐让她拥有更加健康、阳光的心态,同时,也使她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即便如此,作为家长,欣慰之余我们也有一丝担心。因为光明小学的快乐教育,虽然让女儿在小学阶段获得了孩童时期应有的快乐,但在应试教育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基本轴心以及难以改变的背景时,光明小学的教育实验颇像世外桃源,虽然源内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但源外考试压力巨大,竞争残酷。我们担心女儿小学毕业后将要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为了应对日渐到来的竞争,我们也曾经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为女儿报兴趣班,比如送她去学钢琴,可钢琴只考过二级,女儿就不肯学了,因为她再也不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反复练习应付考级所需的钢琴曲。又比如,周末送她上奥数班,可只上了两次课她就死活不肯再去,因为她对奥数没有半点兴趣。只有课外的LILY英语课,女儿学得津津有味,虽然LILY英语是全英文的封闭式教学,但生动有趣的电视动画教学和教师与孩子们的快乐互动,激发起女儿的学习兴趣。所以,从四年级至六年级的三年时间,每周两次的LILI英语课,让女儿收获不小,加上光明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确实不错,特别是女儿的英语老师是全市小学为数不多的特级英语教师,女儿找到了学英语的感觉和方法。从小学到中学,她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