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时间赛跑——教研课《记忆小窍门》教学反思

(2007-11-24 22:36:10)
标签:

文学/原创

阳光教学

心理健康

教学反思

分类: 教学反思
  每节课后都会及时地写出教学反思,而这节课是我的教研课,却想了好几天,还是不敢落笔。

  课备得格外精心,但平行班的每一节课下来,我都在认真的修改,而最终它以教研课的形式出现时,何止是第一稿、第二稿的教学设计呢?

  这是一节内容很多的课,同时又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来记忆相关的内容,才能让他们在一次一次的记忆比赛中,有着不同的收获和感悟,而这个三分钟,那个五分钟的时间让人觉得课堂的“拥挤”,我却愿意将这样的挑战进行到底。

  精彩之处:

  一、贴进生活。

  设计过无数个导入,最终以最贴进学生生活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想挑战吗》?举个记忆力超群的例子!一连串的设计既贴进学生的生活,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范围,这种情况下,学生既有自己的言论空间,同时课堂也会有据可依,也为学生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做了一个暗示。

  二、保护自尊。

  最初记忆数字的比赛,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能够在一分钟内记住12个数字的学生,他的记忆力是“惊人”的;能够记住8个数字以上的学生,他的记忆力是“优秀”的;能够记住4个数字以上的学生,他的记忆力是“一般”的;而能记住4个数字以下的学生,记忆力是“不理想”的;为了解学生的记忆力,我让“惊人”“优秀”“一般”的学生举起了手,而不理想的学生我没有提举手的事,这样的不经意,其实实在是有意保护他们的自尊。

  三、层层深入。

  第一次比赛:“记数字”——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当学生的记忆能力以“惊人”“优秀”“一般”“不理想”的形式出现在他们心里之后,想努力提高记忆能力成了学生此刻最愿意做的事,一切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了。

  第二次比赛:“记词语”——强调可以颠倒词语的顺序,实际上是为了让一些记忆快的学生从中找到记忆的好方法,而给其他学生一个体验的过程。

  第三次比赛:“记数字和词语”——那些五花八门的故事,是将故事记忆法得以应用和尝试。并体验到它给学习带来的乐趣。

  第四次比赛:“记同类的词语”——把同类词语再进行划分,同一颜色、味道、形状,是否有核、是不是树上结的,甚至是自己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都可以做为分类的标准。这种细致的划分,将学生学到的方法又进行了拓展。

  第五次比赛:“记数字”——是谐音记忆法的应用,它把无味的数字变成有意思的口诀,使人过目不忘。

  “心语冰淇淋”更让学生在内化过程中应用了记忆:

心语冰淇淋(内化)

背诵——记忆的根本  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  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  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窍门  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  练习——记忆的成果

勤奋——记忆的阶梯  观察——记忆的伙伴

  不足之处:

  一、先紧后松。

  因为本课的教学内容多,所以课堂结构控制得较紧,但后来想给学生一个可以更好的体会记忆方法的时间,放慢了速度,所以还是超了时。

  二、课件错误。

  1、在课件中出现了多打的字,纯属课件做得匆忙。

  2、在谐音记忆法时,学生以为是把这些数字编在一起是一个口诀,改变了原来一行数字一个口诀的初衷,因为课件中没有一行一画直线。

  *这样的现象下次一定不允许再出现。切记!切记!

  总之,整节课下来,似和时间在赛跑一样,如果心理健康课可以不受时间的限止,而让学生尽兴感知和体验,是不是会更好?反思之后似乎还有一些感悟,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一点点内化,直至点石成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