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脂本”正名

(2025-11-02 05:13:06)

《红楼梦》“脂本”正名

 

胡文炜

 

1、 《红楼梦》经作者“批阅增删”先后分两次外传。理由:程本印行前周春记载既有80回抄本又有120回抄本,之前舒元炜也有同样的记载,这与程伟元“序”中的说法相一致。

2、 、《红楼梦》手稿外传后辗转传抄,据程伟元序,1791年正式刊行前已经传抄了二十多年几三十年,上推28年,则《红楼梦》自1763年开始流传。

3、 至今未发现《红楼梦》有作者的手稿存世。

4、 1791年程本印行并风靡于世,得到广泛认可,被多家书局翻印,有的在翻印时加了批语。

5、 程本刊行前的抄本中有批语,刊行时删除了一部份,但仍有留下,如“伏史湘云”“《蜀都赋》《吴都赋》”“一笑”等,但没有“情榜”“狱神庙”这样的批语,因为如果有,程伟元、高鹗在整理时添加一张情榜,提一下狱神庙,非常容易。

6、 程本120回印行后出现了大量续书,多从第九十几回开始续,这种续书发行量小,有的已失传。

7、 1927年胡适得到一个手抄本,被他命名为“甲戌本”。1932年又出现了一个手抄本,被命名“庚辰本”,由于这两个抄本上有自称“脂砚斋”的批语,便统称为“脂评本”,以后继续有抄本发现,至今已发现十多个。

8、 甲戌本是有人专门定向卖给胡适,庚辰本是出现在北京隆福寺的庙会地摊,刚发现时“如未甚触手”,即还是新的,。

9、 十多个手抄本中,只有三个名称是“脂砚斋重评”,除了“甲戌本”和“庚辰本”还有一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董康(1867-1947)收藏的己卯本,此本后归陶洙,陶洙在上面题有丁亥等字。这些抄本的来历一概不明,不知上家是谁。

10、 除了上述三个手抄本外,其他抄本的名称有的是“石头记”,有的是“红楼梦”,其中大多止于80回,也有120回的,如“杨藏本”“蒙府本”,但均无“脂砚斋”字样。

11、 道光十二年(1832)有一种手抄本被带到俄罗斯,名称是“石头记”,后被称“俄藏本”或“列藏本”,据统计有193条批语,数量远少于甲戌本和庚辰本,这个抄本既没有脂砚斋署名,也未出现程本以外有“续书”的批语,如“情榜”“狱神庙”等。

12、 手抄本中,批语最多的是1927年发现的甲戌本和1932年发现的庚辰本。名称是“脂砚斋重评”,其中有一条是“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清楚地证明在“脂砚斋”评批之前已经有了批语,他(她?)是在“诸公”之后所作的“重评”,其中与程本内容无关的批语,如“情榜”、“狱神庙”等,都见诸这两种抄本。

13、 综上,手抄本中的批语并不都是由“脂砚斋”所批,也就是并不都是“脂批”,只有1927年后发现的、“甲戌”“庚辰”中单独所有、其他抄本所无的批语才是“脂批”。真正的“脂本”也只有甲戌、庚辰和己卯这三种。

14、 根据以上事实,可知甲戌、庚辰批语中的“情榜”“狱神庙”等,是程本印行之后出现的一种续书,不是作者原著。

15、 经校对,己卯和庚辰两种抄本有相同的笔迹,甲戌、卞藏两种抄本也有相同的笔迹。

16、 甲戌本和庚辰本有共同的错字,如“稽康”、“秤它”、“得意之壮”、“除不知”等等,说明这两个抄本是根据同一个有这些错字的底本重抄 ,即出自同一个底本,这个底本不是作者的手稿,因为作者不会写这样明显的错字。

17、 不论程本还是所有手抄本,最初源头来自作者的同一个手稿本,各本之间的差异都是不断转抄中所产生,转抄时有漏抄、误抄、改动、增添,但总的出入不大,不影响《红楼梦》能作为一部名著。各本的主要差异是程甲本和程乙本。至于批语则是越晚出的抄本越多,是逐步加批上去的,数量多了,甲戌本中出现署壬午的批语,庚辰本中出现丁亥夏的批语,以致批书人是男是女至今仍争执不下。

18、 曹雪芹写书无所顾忌,例如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与书中贾家的先祖同名。弘历在雍正年间获和硕宝亲王封号,后当了皇帝,书中出现宝天王宝皇帝也不嫁这样的文字。同样书中多次出现“寅”字,第10回“寅卯间必然自汗”,第14回“至寅正,平儿便请起来梳洗,第26回嘲薛蟠不识唐寅,第69回“明日寅时”,说明根本不避寅讳,可是第52回,睡觉时听到自鸣钟敲了四下,批语却说成是避讳。不是敲四下怎知道是几点钟,如果不“避讳”又怎么落笔?这是批书人自作聪明,算是能计算敲四下是寅时。

19、 程本根据抄本印刷,逐句比对文字句子,可知程本的底本不是现在的抄本,现在抄本的底本也不是程本,即程本、抄本各有自己的底本,因此可以用来互校,不宜一概排斥。

20、 如果从阅读的角度看,手抄本在篇幅上是残缺不全,共有的回次在内容上是与程甲本相同,而文字抄写上则是涂改、错别字连连,读起来吃力费劲,没有哪一个本子可以作为大众阅读的通行本,但有些地方可以用来参校程本。

总结:真正的“脂评本”只有甲戌、己卯、庚辰这三个,真正的“脂批”只有这三个本子中单独出现的批语。其他为各本所共有的批语,则是脂砚斋之前已有的“诸公之批”,这三个手抄本的名称本来就是“脂砚斋重评”本,即是晚出的抄阅本。如果将这三个抄本中单独出现的批语一一辑出,会看得更清楚。

对所有抄本上的批语不区分前后,不管是不是重评,不分皂白地全都归到“脂砚斋”一个人名下,都当作是“脂批”,这是红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误区,由此造成对这部书的解读混乱。尤其是将一部完整的名著断作前后两段,这是不分是非,所以作为最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晚年悔悟,说“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是“大是大非”

《红楼梦》“脂本”正名

《红楼梦》“脂本”正名

《红楼梦》“脂本”正名

《红楼梦》“脂本”正名

《红楼梦》“脂本”正名

《红楼梦》“脂本”正名

《红楼梦》“脂本”正名

《红楼梦》“脂本”正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