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话题·关于《红楼梦》的版本(胡文炜)

红学话题·关于《红楼梦》的版本(胡文炜)
胡文炜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于1791年第一次印刷发行,即风行于世,被称为程甲本。1921年胡适发表考证将后四十回断为高鹗所续,于是有了“后四十回”的问题。1927年手抄本“甲戌本”问世,1933年又问世了一个手抄本“庚辰本”,于是整部小说被断成两段。程本之前有手抄本,以八十回为主,但也有一百二十回本(当是八十回先传出)。无论哪种抄本,到现在已全部失传,连一纸半页也无,今所见手抄本都是后人不知何时重抄,统称脂本。既然都不是作者的手稿,那么最早的两种印刷本程甲本或程乙本其中之一也可以视同是据作者的原稿印行。
“脂本”名称诡异。甲戌本和庚辰本曾分别被认作是作者1754年和1760年的本子,但事实是两本都有共同的错字,例如稽(嵇)康、称它(砣)、心服(腹)等等,可见只能出于同一个底本。而根据本子文字的异同,可知庚辰本要先抄成于甲戌本,这已被论证清楚。
现在见到的手抄本甲戌本是1927年有一人定向送到胡适的家由胡适买下。庚辰本是1933年在北京隆福寺地摊不知是谁出售,当时此本“如未甚触手”,越到后抄得越粗糙。己卯本是民国时由董康收藏,后归陶洙。这三个一向被视为最重要的手抄本,其来历无法上溯,真相一概不明,如董康是怎么来的,隆福寺地摊出售人得自谁之手,卖给胡适的人是从哪里来的,都无法一一查清楚。
刘世德先生曾认为甲戌本最早(见《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1期),“依据”是从各本的内容“分析”,而不是对照文字的差异,当时的理由是认为甲戌的“敬着点”写得好。多年后刘先生通过两本的异文转变看法,在《红楼梦学刊》2019年第4辑纠正甲戌最早说,认可是庚辰本先成立。由此可见,个人“认为”、“分析”写得好不好没用,只有对照文字差异才能作为证据。
手抄本的全部批语相当庞杂,据统计达五千多条,统称为脂批。批语不仅数量多,内容更是相当杂。大量批语仅少数为几本共同所有,大多只一本独有。其中有一条是“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这“脂斋”是什么人,姓甚名谁?“诸公”又是哪些人,各条批语如何一一归属,可以说是一片混沌(个人认为有几条批语是作者自己写的注释,但数量不多。既然都是“可能”,这样说也完全有可能)。实际上大量批语只能起一些参考作用,或可以视为加批人的一家之言,对于这部文学作品来说,意义并不很大,有些地方还徒滋混乱,造成今天无休止无结果的纠缠。批语或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自得其乐的自娱,对于文本来说,程甲本和手抄本是大同小异,并无多少重大区别。
程本印行并风行后,当即得到市场认可,未被别家取代。当然现在看到的这些手抄本也有一定价值,不应偏废,但程本相对完整,因此普及本宜以程本为基础,校以脂本,可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对异文择优选取。学术无止境,《红楼梦》普及本将第十七和第十八两回合并在一起不甚妥当,具体怎样分,可根据内容再参考他本来确定,这做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当然如果以程本为基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研究总该为实用服务,从1791年开始《红楼梦》传播的就是程本120回。1927年抄手本问世后,里面的批语对于阅读原著起了多少作用?大量供广大读者阅读的普及本都不带批语(仅个别地方有所提及)。如果说通过脂本研究出“原作”是108回或110回,那么这108回或110回能恢复吗,能够取代掉120回吗?现在提倡《红楼梦》整本阅读,有道理,“整本”,就是120回。
《红楼梦》列四大名著之首是什么原因?与这些手抄本有关吗?作为名著的重要原因是能够一代一代长销不衰,由此看现在的手抄本是沾了程本的光。当然以今天角度看脂本的有些异文不无可取之处。
现在人工智能先进,这对红学研究将起到很大作用。但人工智能也是要建立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之上。从现有资料看,恐怕鉴定不出这些手抄本究竟是哪个人抄的,鉴定不出那个叫脂砚斋的人姓甚名谁,是什么人。鉴定不出批语提到的“诸公”是些什么人,也无法分辨各条批语的归属及所批的时间。鉴定不出作为三个重要抄本之一的己卯本为什么基本是白文,许多曾被认为那么重要的参与写作的“脂批”一条也没有。至于这些本子抄来干什么,是不是专门用来卖的,其原因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哪怕再研究,也研究不出个水落石出。所以有些研究虽然有趣味,但实际用处除了自己外,对于他人是没有用的,因而对于阅读《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大。
关于版本,本人已发表过《庚辰先于甲戌论》(《红楼》1997年第2期),《红楼梦第十六回的版本渊源》(《红楼》2001年第2期),《脂本文字识小录》(《《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2辑),《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关系》(
下一个话聊后四十回的作者


胡文炜,浙江绍兴人,长期供职粮食部门,群众,会计师职称。坚持业余写作研究四十年。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第八届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副会长,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已正式出版著作《贾宝玉与大观园》《红楼梦欣赏与探索》《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赵之谦家世》《会稽山志》(有盗版)《绍兴历史文化之谜》(有盗版)《绍兴文史纵横》《绍兴山岭古道记略》《越地咀华》,参与写作的多种。在七十多家报刊发表过作品,总计纸质字数三百五十万。2010年开始,从山区到平原沿海,到过二千五百个自然村,以图文记录乡村面貌大变动时期的基本状态。多次以论文入选后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获全国“书香之家”“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积极分子”等奖项数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