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年的源头<br><br>追溯年的源头——由动物引起的传统节日

2023-01-20 10:36:33
标签: 历史 节日 溯源


席金合

关于年来历说法不少;但都离不开“驱妖除怪”论,说是很久以前,名为“年”或“夕”的怪兽,每逢年终岁末,窜进村子里吃人;于是,人们杀猪宰羊来“招待”,免得自己成了它们腹中之物;后来,人们又燃篝火或烧竹子,用火光和竹节发出的爆炸声吓退,“年”和“夕”被征服了;最终,与怪兽作斗争的活动,逐渐演化成一种寄托吉祥之意的节日——年。如今,每到年关,家家户户准备酒肉,孩子放鞭炮、燃焰火,就是纪念过去的驱除怪兽活动。

(名字叫年的怪兽)

简单地看,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符合多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但如果详究,则漏洞百出,缺乏现实根据,纯属想当然地看问题。实际上,年的历史文化积沉十分深厚,形成的历史相当久远。简单地用想象中的动物来追寻其源头,缺乏科学、求实的态度,只不过是纯粹的神话传说而已。

脱离时代特点和历史现实,来解释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编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关于年的来历,就形成多种多样的离奇说法,可以运用文学手法,演绎出无数版本的典故来。这些典故的意义,除包含一定生活理念和美好寄托外;是否符合实情,恐怕谁也不敢肯定;只能视为与历史真象不粘边的主观臆造。

所以,要弄清年的真正来历,单靠丰富想象还不够;必须沿着历史痕迹,以求实态度和科学眼光,着眼一定历史阶段,客观分析社会生活状况和生产活动特征,以此来探究传统节日形成的根源、赖以传承的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以猎为生的先民)

大家知道,生存离不开吃喝穿住,而要获得各种生活品,就必须劳作。纵观人类历史进程,一切风俗习惯,不是凭空产生,都与一定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比如非洲一些部落,至今还佩带兽骨和贝壳作为装饰品,是在长期的渔猎活动中形成的;我国南方盛行的泼水节,是古时竭泽而渔的野蛮打鱼方式的反映;蒙古赛马节,是源于牧民骑马驱赶危害牛羊狼群的活动;宁夏美食手抓羊肉,是古人在耕作间隙从事野炊的产物。同样,作为风俗色彩强烈的传统节日——年,也源自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古人捕猎)

大约在农耕时代,我们祖先的食物,主要通过夏种冬猎来获得。寒冬来临,农作物凋落,人们只好手持简陋的器械出狩猎,那时人口稀少,而野生动物漫山遍都是,大量捕杀一时吃不完,便在挂起来,由于天寒地冻不会发霉,慢慢风干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腊肉。随着天气转暖,腊肉容易变质,以免浪费,在春天来临之际,全家聚在一直突击性地吃掉,这便是春节亲人团聚,一起享用佳肴的由来吧。

由于“腊”是“猎”的通假字;因此,腊月就是猎月。在遥远的过去,人们把腊月积蓄的猎物——腊肉,在冬春之交全部吃掉,这正是过年的时间根据。“驱妖除怪”论关于年的“时间”之说,根本站不住脚。说是怪兽在冬天来犯;既然是凶猛的食人怪兽,难道其他季节就不进食、不伤人。不难想象,在生态链完整的远古,食肉动物四季都不缺食,尤其在树木落叶、植被凋零的冬天,最易捕食到暴露在原野或雪地里饥饿、瘦弱的鹿、羊等食草动物,而攻击智慧的人类,可能性不大。

(古时制作腊肉)

“驱妖除怪”论还不能解释与年相关的十二生肖。其实,这还与突击性聚食猎物分不开。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善于用祭祀方式敬奉神灵。他们认为,被杀的动物是牺牲了肉体延续了人的生命;于是,为了表达悯悲之心,以火光、烟雾、声响、色彩等来营造一种特别的气氛,来供奉或送走为人类捐躯的动物灵魂。今天过年,放焰火、响鞭炮、贴楹联、挂灯笼的习俗,正是古人营造的杀生祭祀气氛,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升化。

时至今日,我国西北许多地方,还有过年杀猪将猪头插上筷子敬起来的习俗;回民宰杀牛羊前,阿訇会祷告表达对牺牲的歉意;鲁迅在《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家制作过年祭品的场面等,无不带有古人杀生祭祀的痕迹。古代,那个冬天猎杀最多的动物,就成了祭祀的主要对象;那么,这一年就属于这个动物生肖。

(十二生肖)

仔细琢磨会发现,十二生肖以大致的分类,几乎囊括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所有动物。其实,这十二种动物,分别都是一种泛指。鼠指啮齿类,鸡指禽类,虎指猫科,蛇指两栖类,马指马科,狗指犬科,龙指现在已灭绝的大型特种动物等,不一而足。由此看来,古人很早就懂得从特征和特征上,对动物科学分类了,这就是十二生肖中为何没有猫、狼、驴、鸭等的缘故;而没有鱼的原因是,过年属于汉族风俗,发源于黄河流域,古时北方的野生鱼类极少,当时不在人类的食谱上,人们对其没有概念。

虎年还未结束,我们来说说虎。虎十分凶猛,处于食物链顶端,对人也敢下口,捕捉有风险;但虎皮是古人“豪服”,虎骨是良药,虎肉也是稀有蛋白;于是,人们会通过集体围猎、绳索绊套、挖设陷阱、毒箭射杀来制服,为人所用;这大概是食肉寝皮这个成语的由来吧!此外,古人豢养猫咪,能防止由鼠害引起的粮食损失和瘟疫泛滥;于是,便以老虎名义,将纳入十二生肖。

(现代年俗)

至于过年为何包饺子、吃年糕、穿新衣、磕头作揖、给压岁钱等?是因为过年慢慢演变成庆喜节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了满足一定的精神需要,不断赋予新的风俗;当然,这些风俗与年俗并非同根同源。应当看到,任何事物在时间流逝的长河中,都会历久弥新。年作为延续了成千上万年的传统节日,从诞生之日起不可能一承不变;而是不断丰富、发展和嬗变的。所以,试图找到今天过年所有习俗的历史渊源,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