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经历都是收获

(2016-12-20 11:53:38)
标签:

杂谈

写下这个标题,或者带着点阿Q式的精神胜利,或者只是自我安慰的一碗浑浊鸡汤。但却也是一种回望过去的姿态,或畏未来,却可以不念过往。

一切经历都是收获的前提,是怎样去看待有过的经历。或喜或悲,总是难免,没有一味的一帆风顺,多半也不会有一直的不堪回首。事情本来就有两面,老祖先说的福祸相依,一方面是不为好而蒙住双眼,不为困而心生绝望,另一方面凡事总是不会一直那么绝对,此处的百转千回,或是那岸的一片坦途。

这样去对待过往的经历,感谢、感慨会多于遗憾和后悔。这里边最重要的在于,过往的经历是源自于自己过往的决定和选择,既然自己选的道路,无论好坏,作为成年人来说,尊重现实的结果,承担选择的结果,不去抱怨、后悔、遗憾,坦然面对,应该是成熟的做法。与其在本已不快的结果面前,平添烦扰,或者在尚足以称道的欣喜中,妄自尊大,不如一颗平常心,不喜不悲。

再往下一点,能嗅出点收获,最好。于好的东西里,总结出点可以复制的经验,强化、坚持,也冷静的看看,哪些是实力使然,哪些是运气所致,从而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警醒。于坏的东西里,反思哪些是教训,是自己盲目所致,是误判,还是因为具体的缺陷,从此弥补短板,有些规避,也不枉遭遇一次。

一切经历都是收获是遇事向已的内省态度,放下对外因的种种猜度和不满,而求诸于己的内在反省。这或许也有无奈的成分,外在的不可控和随机性是不确定的,而能够尽可能可控的范围是基于自我的提升和把握。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更多是在放弃对不确定性的无谓消耗,而回归到对可控的强化,尽管这在情绪上,确实存在抑制的可能。毕竟,悲需要释放,喜需要分享,反身向内的省与思,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情绪的自然波动,而成就“理性”的表达,这本身就是有点反“人性”和不容易的。

向内的省与思,多少会带着些寂寥。向内是件苦活,苦的不仅是在于愿意真实剖析自己的错与弱,自揭伤疤的疼痛与难堪,还在于当局者式的茫然和迷失,尤其在陷入一定的思维惯性之后,无法走出和清醒的彷徨。而这境遇,最终还得靠自己一点一点出来,别人能帮上的不多。由此,自己给自己个坑,跳进去,再爬出来,耐不住点寂寞也没辙。

如此这般的结果,换回个自我内心强大的可能,和并无法准确预见的未来,究竟意义何在,恐怕也是苦恼的地方。

回到前面说的——“或畏未来,却可以不念过往” 。这一切,或许为一个结果——不念过往,以便不畏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