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意大利在本届杯赛上的第二场比赛,1:1平罗马尼亚,两战仅积1分。然而,即便意大利最终出局,作为忠实的意大利球迷,我不会难过,因为,亚平宁半岛的勇士们贡献给球迷们的是真正精彩的比赛,足以赏心悦目!
回味首场比赛,两队一改传统,以全新的面目示人,注定这场比赛一开始就不会平凡,必将成为经典。与以往相比,意大利竟然大打攻势足球,甚至在比赛中排出433的阵型,这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相反以进攻而扬名世界足坛的荷兰队却打起了防守反击,尽管他们的教练曾是独孤求败式的锋线杀手。虽然首场比赛最终失利,但意大利人所欠缺的只是运气,只因上帝天平的倾斜饮恨而去。一个疑似越位的进球,也许不是比赛的决定性因素,但毕竟改变了比赛的进程。可怜的意大利,在有如神助的范德萨面前,一次次无功而返,任何可能的射门都湮没在范德萨再次焕发的“春天”里,倒是荷兰队用传统意大利式的攻击方式(防反)两次洞穿布冯的十指关,为防守反击提供了最新版的经典教程。
多纳多尼和范巴斯滕,这对昔日的搭档,一个助攻高手和一个得分高手,最终多纳多尼无法摆脱“助攻”的宿命,以自己的失利“助攻”了范巴斯滕的成功,也为这场激烈的比赛增添了些许人情味。
如果说,首场比赛意大利的失利是天灾的话,而第二场比赛,意大利的平局就是天灾+人祸。说天灾,是意大利近在咫尺的攻门也会被亦如范德萨附体的神奇门将洛邦特一一化解,射门越是精彩,扑救亦是更上一层的精彩,俗话说“命背不能怪组织”,连续遭遇神奇门将的意大利如果打道回府,那也只能感叹今年流年不利,不是参赛的好日子;说人祸,则是本场比赛的判罚,首先是托尼合理的进球被吹越位,其次是判罚给罗马尼亚的点球,且不论判罚是否准确,但如果按同样的标准对待的话,意大利也同样应该获得不止一次的点球机会。尽管布冯延续一贯的神奇扑出了对手的点球,但我相信这是布冯能力的体现,而非上天为求平衡补偿意大利的做法。
或许,一平一负,已经注定了意大利本届杯赛的命运,成为一首即将响起的挽歌,但我依然要感谢意大利带给球迷精彩的比赛。两场比赛的三个主角,一样的值得尊敬,精彩的比赛,昂扬的斗志,纵然是悲剧也带给了我们过程中的享受。相反,回头看看中国队,除了耻辱的比分,还有肮脏的过程,一点点蚕食着热爱他的球迷的心。
爱上意大利,根源上是爱上他忧郁的气质、悲剧的命运和地中海的浪漫,把美丽演绎的如此曲折、凄婉,却始终坚强。1994年,世界杯点球倒在巴西队面前;2000年,欧洲杯被法国队绝杀;2002年,世界杯倒在裁判的不公正判罚面前。自我成为意大利球迷以来,似乎悲剧的命运始终如影随行,不离左右。而正是这样,让我深深的爱上意大利,爱上他因命运而来的忧郁,弃命运而去的洒脱。不同于巴西桑巴的热烈,不同于潘帕斯草原的飘逸,不同于德国战车的严谨,不同于高卢雄鸡的高傲,不同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华丽,地中海潮湿的风吹过亚平宁半岛,把蓝色深深烙在意大利的身上。
这一切抽象的概念最终是聚集在一个具体的人——巴乔身上。单骑救主的豪迈,玫瑰碗射失点球后落寞的背影,多舛的足球之路,地中海般湛蓝的双眸里无法拭去的忧郁,皈依佛教的虔诚,让巴乔成为了近乎完美的化身,也成为了忧郁的化身。
话题说的远了,回到本届杯赛上吧!还有机会,最后的机会,决战法兰西,老冤家相遇,谁会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谁会是谁的了断?我期待最后的决战,哪怕离开,也一样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