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雯:我和老师相遇在《龙泉苑》
(2017-05-10 11:25:42)
我和老师相遇在《龙泉苑》
曹云雯
今年3月,为了孩子读书和缩短往返呈贡的路程,我搬离了龙泉路。离开后,我和石老师加了微信。老师的微信名“亚当”,特立独行,微信头像雄视四方,像生活中的他一样。
很多人对朋友圈都有否定看法,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这两年,一些名义上的朋友,从来不在朋友圈冒泡,我在心理上也渐渐与之疏离了,这是一种真实。相反,在精神上给予我支持和引导的几位老师和同道中人,平和安静,或发文,或点赞,或评论,一如既往,令我备感“精神交往”的可贵。
石老师是名嘴,我自然是敬畏他的。十多年前,我和他在盈江同时段上成教课,课余我们有过一些对话,印象最深的是,他批评我不要对什么人都礼貌。我和老师真正的“精神交往”开始于小区报。2008年7月是第一篇稿子,他让我自由发挥,“写什么都行!”我交了《月牙潭记》,他没说什么,登出来,还让我去领稿费。第二篇稿子,他说,“你是不是可以从新闻的角度找找选题?”于是有了《外走廊出租 店中店处处》《呜呼!草稿路》等文章。发出来,他动几个字或调整一下标题。在小区里见到了,我们就聊上几句。
石老师约稿的范围很广,我不算什么,但是,对一个他看得起的人他是真正尊重的。他先是给我郑重其事地发了《龙泉苑》特约撰稿人的聘书,后来又推选我参与业委会的工作。知道我工作的担子重了,他也就常从我的角度提醒我一些话,不再说小报。我告诉他我要搬走了,搬家那天,老师回复我信息,祝“乔迁之喜”。
在小区生活了十年,我步入了不惑之年。十年来,我和老师相遇在《龙泉苑》,我珍藏这段岁月,如同珍藏每一期小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