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札记·都(外一篇)
(2015-08-28 11:02:35)
标签:
文化 |
都
昆明人称高傲为“dū”,初不识此字的写法,读《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始找到其词源:“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诗意思是:有个女郎与我同车,容貌长得像舜花(木槿花),是去玩的吧,身上的佩玉叮当响,那个美丽的孟姜(姜家的大姑娘),的确美而且都。都,译者翻作“高雅”。
都,为什么翻作“高雅”?都,本义是都市,文明起于都市。故西语中“文明”一词的词根就是都市。文明自然高雅,“都”翻成高雅是引申也。
在古代汉语中,都的反义词是鄙,鄙是乡村,与都市相对。“鄙人”是自谦,意为“乡巴佬”。乡村粗俗,故曰“粗鄙”。
都乃都市,引申为文明、高雅,再引申就是高傲。看来,昆明人说“都”字字源甚古,与“饵块”这个词一样。
再说“且”
前面谈到过“且”,这里再来说说这个“且”。
《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