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诗》札记二则

(2015-06-18 10:32:37)
标签:

文化

吉 士

《召南》中的《野有死麕》篇是写男女野合的。诗首节有两句云:“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有女怀春”是指那个女孩子有了性要求;“吉士诱之”,于是,“吉士”——优秀的小伙——便乘机来引诱。

成了没?成了。是诗末章云:“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shui),无使尨(máng)也吠”。这是女孩子在发生性行为时对小伙的叮咛:“动作轻柔一点呀,别那么急。不要一上来就扯我的围裙,不要让那只多毛狗(尨)狂吠乱叫,丢人现眼。”

野合,是人类礼仪文明诞生前的产物,即或有文明礼仪,野合也未绝迹;孔子就是他爹他妈野合的结晶,当代电影《红高粱》也写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野合。

《野有死麕》中的男主角是“吉士”。后来,现代女作家丁玲写《莎菲女士日记》中的男主角也叫“吉士”,只是加了一个姓:凌。“凌吉士”当系从《诗经》中脱胎而来的吧?

 

 

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这个人)于归(出嫁),宜其室家”。诗题把“桃之夭夭”缩略为“桃夭”。这首诗是祝愿新娘会给家人带来幸福的。大意为:“桃树很漂亮,灼灼生桃花,这个姑娘出嫁了,美满一个家”。

“桃之夭夭”确解究为何呢?“夭夭”是叠词,“夭”字从“大”从“丿”,像人扭头在舞,有曲线美。夭,疑即“妖”字的初字,妖精么,自然有非凡的魅力来吸引人。“桃之夭夭”,其直译应该是:“这桃树,枝丫旁出长得真妖娆”,意译就是“桃树真漂亮”也。

“桃之夭夭”后来被谐声为“逃之夭夭”,意即“逃跑”,“夭夭”无意义。当然,这是古人的幽默。“逃之夭夭”离“桃之夭夭”,八竿子都打不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