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二代”赵括
(2013-06-11 23:26:04)
标签:
文化 |
“将二代”赵括
暑日天热,读书静心,偶翻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赵括将兵”一节,不觉聚精会神,读而有感焉,遂书之。
赵括是赵国将军赵奢之子,“自幼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天下第一)”。他老爸与他谈,竟然驳不倒他,可赵奢不以为这儿子有多么了不起。赵奢之妻、赵括之母大困惑,问赵奢何故,赵奢答:“打仗是很凶险的,可赵括说得很容易。我看,赵国不用我们儿子也罢了,若起用,赵军一定败在他手中。”
大概是“将二代”吧,赵国果然起用赵括为将。出征前,赵括之母对赵王说:“我儿子不能带兵为将。”赵王问:“为什么?”赵母说:“当初我嫁他父亲赵奢时,赵奢虽为赵国大将,他亲自为之送饭端汤的有十来个人,朋友近百,大王及宗室给的赏赐也悉数分给部下。一旦受命,就对家事不闻不问,所有心思都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可我儿子赵括为将,自己朝东坐着,倨傲得很,部下不敢仰视。大王的赏赐,也统统搬回家来独吞。每天打听市场行情,乘便宜就买田置宅。大王看他哪一点像他爸?赵奢赵括虽为父子,却相差甚远。所以,我劝大王别用赵括为将。”赵王说:“老夫人,您做母亲的就甭管这事了,我主意已定,不会更改。”赵母说:“大王既然决定了,那就这样。但赵括出征,倘如不称职,我能不坐罪吗?”赵王说:“老夫人不坐罪。”
赵括出征了,结果如何呢?先被秦军绝了粮道,士卒离心,赵括调精锐与之战,自己亦被秦军射死。之后,赵军数十万降秦,“秦悉坑之”,这一仗,“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至于赵母,“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知子者莫如父母,赵奢斥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赵母则从为人角度指出赵括的种种毛病,比多少父母“护犊子”式的溺爱,这对老夫妇以天下为公,社稷为重,令人尊敬。
我不是复古主义者,只会慨叹“人心不古”,其实,古人中也有不齿于言的卑鄙龌龊者——坦白说,人心是不大易变的。于古于今,赵奢夫妇在正确对待自己的儿子这一点上,节高风亮,为中华民族树一典范,堪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