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睡到自然醒
睡觉睡到自然醒,尤其是春天,真惬意也。岂止今人喜之,古人也喜之,这里且挑三个古人为例作说明。
一是蜀汉时的诸葛亮,《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隆中时,常常高吟“大梦谁先觉,平生只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据后两句,诸葛亮起身的时间当在上午八、九点钟吧!
一是唐朝的孟浩然。孟先生有一首名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先生醒来时,天色已大亮,莺歌燕鸣,禽鸟世界正一派繁忙。
一是宋朝的苏东坡。苏东坡流徙惠州,除了大吃荔枝外,还作诗云:“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道人所以轻打五更钟,是想让苏东坡睡个好觉。看来,苏东坡也不喜早起。
民谚云:“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五更觉的功力在此。睡不成五更觉,古人照样不开心。有唐的李商隐《为有》诗为证:“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这是个女子的口吻,说的是因为嫁给了“金龟婿”(官员。唐制,三品以上官员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为铜饰),而金龟婿要上早朝,辜负了锦枕绣被,把五更觉搅黄了。
回到诸葛亮、孟浩然、苏东坡。诸葛亮后来出山,帮刘备谋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睡觉肯定打折扣。苏东坡写了“为报”二句诗后,传到京师,有司发话:“苏子瞻(东坡的字)尚尔快活!”又从惠州被踢到“天涯海角”的琼崖儋耳。大概只有孟浩然,他自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成了隐逸,于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诗),这才睡得美美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