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鹏飞
石鹏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02
  • 关注人气:2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笼  基

(2012-09-25 08:37:49)
标签:

杂谈

·私家纪事·                                  

笼 

                                                         石鹏飞 

    到缅甸去讲学,就会看到男人们也系着筒裙,很好奇,当地的华人朋友告诉我,这叫“笼基”,华人也穿。笼基的穿法很简单:双脚伸进去,朝上一提,至腰,系紧,就可以了。

    当地华人有一个说法,称笼基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到此地,见原住民袒露着下身,觉得不雅,就用一大块布蒙上,久而久之,演化成笼基。当然,传说非信史,姑妄言之而已。我对讲述者说,古时的华夏先民不亦穿裳么?《诗经》中就有“绿衣黄裳”的描写,《说文》称“裳,下裙也”。再说,诸葛亮经略南中,到过云南,来没来过缅甸还须大大地打个问号呢!

    缅甸人为什么爱穿笼基,迄今不变?我的看法是图凉快。缅甸太热,我在曼德勒上课,冬天中午的温度也可达到摄氏20~30度,骄阳煎人。讲课时,大汗淋漓,开着电扇也不济事,遑论夏天了。这样,穿笼基自然要比穿裤子凉快得多。为图凉快,缅甸人还爱穿拖鞋,不仅平时,即或正式的场合亦可(缅甸穿鞋的大概只有警察和士兵),拖鞋往往是人字式的,就用脚趾夹着,不亦因为穿人字式的拖鞋更容易散热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异俗异,有道理。

    我三次到缅甸讲学,前两次还穿裤着履,一本正经的,第三次就不了,也穿着笼基趿着拖鞋去上课,学生见了哈哈大笑,我说,别笑,这就叫“入乡随俗”。学生笑后,与我益发亲近了,“老师”长“老师”短的叫得欢,师生之间,真正是如鱼得水,打成一片。不过,同行的其他老师是不会穿笼基去上课的,他们始终保持着汉民族的师道尊严。

    或问:“穿笼基里面穿不穿短裤?”别人穿不穿我不晓得,我不穿,何必再让短裤把裆包得严严实实热得难过呢?这感觉真有点像裸泳,惬意极了(注意,男女杂处的地方切莫裸泳,以免伤风化)。为了怕万一不慎笼基掉下来当庭“走光”,我就用皮带紧紧地把笼基系好。虽然学生们嘲笑我这种非驴非马的做派,但紧系的皮带却保障了我一次也没有出丑。

    学生们见我喜欢穿笼基,大开心,分手时一定要送我两条,留作纪念,盛情难却,我也收下了。这笼基很漂亮——“非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赠送)”(见《诗经》)。回国后,在昆明,到了热不可耐的季节,我照样会在家中穿上笼基来消消暑气。这恐怕也算“有容乃大”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甘游杂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