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游与雅游

(2010-10-22 10:26:54)
标签:

苏轼

周庄

宋体

《阳春白雪》

登岳阳楼

文化

俗游与雅游

 

 

而今是旅游热。君不见长假短假,车轱辘上载着一窝窝的游客东奔西窜,常常途为之塞,中国人不再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了。

不过,旅游也分层次:一为俗游,一为雅游。俗游者,能到也,无非留个名,拍张照,撒泡尿而已。雅游则不然,不仅能到而且能言,不仅能言而且能文,绝对的细嚼慢咽,品出个中三昧来。譬如王勃之游滕王阁,杜甫之登岳阳楼,苏轼之徘徊赤壁,张岱之留恋西湖……最后锦心绣口,“寄身于翰墨,托意于篇籍,不借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身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语)。至于像司马迁和徐霞客更是不得了,他们两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撰成《太史公书》(即《史记》),一写出《徐霞客游记》,堪称雅游中的“学术游”的典范。

我近日走马观花游苏杭,那团进团出的“被旅游”姑不说了,最糟糕的是参观水乡周庄。周庄,若干年前我到过,已是熙熙攘攘,游客络绎,这番去,更是红尘冲天漫地,被圈定的景点是一桥(双桥)和两厅(张厅与沈厅)。这天的周庄,桥头水侧,巷内厅中,但见人潮蚁拥,只闻声浪蜂扰,几乎是人贴人地在那里移动,真使我游兴索然,一旦走完(不是游完)诸景点,我立马就拔腿开溜一旁躲着去了。或说,而今的旅游是花钱买罪受,此话有时颇也不假。

回到昆明,与友谈及,友大笑。道:“汝,雅游也;彼等,俗游也。俗游是唱《下里巴人》,应者云集,高吭入云;雅游乃奏《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知音寥寥。雅游俗游相遇,我有一比,不似‘秀才遇着兵’么?”

想想也是。时下旅游是商业活动(早些年还有人称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这样,哪个商家不图门庭若市,游客多似过江之鲫呢?雅游赚得了几个钱?可这岂不委屈了雅游!苏轼在《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道:“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我在担忧,这样的境界以后会不会成了绝唱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