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你择业
(2009-07-02 09:08:27)
标签:
太宰手艺俸禄圣人孔子杂谈 |
孔子教你择业
所以,孔子有时也现实得可以,甚至还有点俗。
且读《论语·泰伯》:“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三年学”指学历,“谷”为俸禄,意为“读了三年书,还不能去做官拿俸禄,这样的人不易见到。”孔子不还说过“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么?学是投入,仕乃产出,教育是下金蛋的母鸡呢!孔子会算账。
孔子不讳言富贵。他在《里仁》里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发财是硬道理。在《述而》中他继续发挥,“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执鞭之士,或注天子以及诸侯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差事。为了求富贵,孔子说我连仆从都干,绝不端架子。你看,追求“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的孔子是多么地能屈能伸呢!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说这话的孔子并非在作秀,孔子年轻时真也实践过的。这见于其自述。《子罕》篇中载:“太宰(官名)问于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翻成白话大体是,太宰问子贡:“你的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能呢?”子贡答道:“是老天想让他成为圣人的,所以多能。”孔子听闻这件事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很贫穷,干的活计并不高尚,学了些低贱的手艺糊口。如是君子怎么会有我这多手艺呢?君子不会有这多手艺的。”“低贱的手艺”指的是孔子曾干过“乘田”(管牛羊)和“委吏”(当会计),《孟子·万章》中对此有披露。
书读好了,去做个官。如果目标达不到,也不沮丧,不妨不计贵贱地先找个饭碗捧着谋生,而后卧薪尝胆,徐图将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圣人”孔子。而今,大学生就业形势颇为严峻,有人毕业即失业,我看,孔子的作为颇可成为择业教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