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者我丧吾
(2009-07-02 09:07:16)
标签:
超我本我肉体板斧李逵杂谈 |
今者我丧吾
“我”不一定能控制“我”,失眠不是么?再举一个例,《水浒传》李逵伤人,辩曰:“不是爷爷不饶你,而是爷爷手中的板斧不饶你。”我想饶你而手中的板斧不饶,不也是“今者我丧吾?”当然,李逵的“今者我丧吾”,是肉体的我忘却了精神的我,以至无法无天。
西方学者弗洛伊德也对“我”作过辨析。弗氏将“我”分析为三: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指原欲冲动,自我、超我指现实原则。我的理解,自我指经济考量,超我指道德规范。譬如欲娶尽天下美女,是本我;但养不起,遂绝念,是自我;即或养得起,可道德不许,终于不敢泛性,是超我。弗氏称:“爱与文化的利益相反,文化的严酷限制威胁着爱”,道出了本我和自我、超我之间的差异。弗氏对“我”的辩析似更细。
“我”可作分析,故“无我”、“忘我”云云,是说“此我”失却“彼我”,主体还是“我”。可敬的是“我无我”或“我忘我”(系指为了我的原则、精神和信仰而失却了我的肉体,而非李逵式的作为)。如果是“他无我”或“他忘我”,这不啻视我如灰尘草芥,乃糟蹋我,遂须提醒之:“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