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祭灶”
(2009-02-20 11:07:17)
标签:
石鹏飞灶神接灶天帝华夏民族孔子文化杂谈 |
我说“祭灶”
不过,祭灶源于火崇拜,以后竟衍生出贿赂成分。原因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神,其上天述职,要向天帝汇报他在家中所看到的一切:倘说好话,天帝会赐福这家人,反之,天帝要降灾。于是,凡众送灶神上天,遂隆重热烈,摆出美食旨味,甜甜其嘴巴,“上天言好事”,忽悠一下天帝。这样去看,实属贿赂。我还读到过一个材料,据说在有的地方,送灶那天,该家主妇还须在灶神像前裸身洗个澡,以色相来诱惑这位天庭派驻下界的监察员。若然,更是带有性贿赂的内涵了(神也会受女色勾引,河伯娶妇不如是耶?)孔子在解释“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现象时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看来,孔子也认可“媚灶”的举动。我说祭灶慢慢转成贿赂,还可将“送灶神”和“接灶神”作作比较就可以明白,一般来说,送灶虔诚而接灶简慢,为什么?盖接灶不会产生“短期效应”,自然不必掏腰包破费去当冤大头!于此,华夏民族的“实用理性”特点,毕露无遗。延伸一下,如果连神都可以忽悠,那么,其他呢?
民俗背后藏着文化,撇开“火崇拜”不提,祭社颇有人神之间进行“钱(食色)权交易”的色彩。说清这一点,或许对建设“先进文化”有所助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