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论·
“真小人”、“伪君子”之类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我记得台湾的李敖也讲过这话,对李敖,不少人还是钦佩有加的。前两年,李敖来大陆演讲,粉丝如潮,着实风光了一阵子。
“真小人”、“伪君子”都冲撞道德或法律。但为什么人们常不讨厌“真小人”而反感“伪君子”呢?因为,“真小人”是透明的,不遮不掩。“伪君子”却阳为道貌岸然,阴而狗屎不如,这样的人更可怕。不是说“明枪易防,暗箭难躲”吗?而且,“伪君子”常常窃踞高位。尤其令人不寒而栗。
或重新诠释“伪君子”,称先秦的荀子就将“伪”、“善”两字等义,这不错。不过,荀子所谓的“伪善”与我们现今所说的“伪善”颇有区别:荀子的“伪善”说,是“善”本是“伪”的,伪者,人为也,系后天养成;现今的“伪善”一词意指“善”自分真假,“伪善”是针对“真善”而言。换言之,荀子的“伪善”是同义的联合词组,而现今的“伪善”是有限制的偏正词组。姑无论荀子之说是非短长,这偏正词组的“伪善”就不可取了,“满嘴巴仁义道德,满肚皮男盗女娼”、“婊子要当,牌坊要立”……善言包裹恶行,岂能称道之?又,荀子的“伪善”说正是从其“性恶”说推演而来。这样,“范跑跑”一溜烟地逃之夭夭,不也本性使然么?从而验证了“人之初,性本恶”。
“范跑跑”的行为我所不屑,但“范跑跑”不装佯做秀,实属“真小人”之流。“小人”不道德,就用道德谴责之;小人犯了法,则用法律责罚之,道德与法同属禁忌,但有区别,不该互相混淆,对吧?